一手拿著水費一手拿著水龍頭到處撒尿的人沒了,網絡環境自然就清靜多了。
“定好鬧鐘,現在可以睡覺等明天的新聞發會布直播了。”
在網上看完各種猜測探測器抵達哪個星球的視頻和文章,還有那些如雨后春筍般,在兩三個小時就冒出來的,對論文數據進行解析的視頻。
周大福現在只恨時間不能快點跑,最好馬上就快進到明天舉辦新聞發布會的時候。
到那個時候,他就可以知道,探測器究竟是落到哪個星球上去了。
沒錯。
雖然木衛二地下海洋的一部分數據已經對外公布了,但這些數據取自哪個星球的消息反而被陳神他們隱瞞下來了
這個消息,只有等到明天新聞發布會的時候才會正式向外公開。
在這之前的十幾個小時里,無論學術界還是民間,全世界都只能根據他們給出的數據進行猜測。
這也是為什么各個大學和機構都要組織研討會的原因之一。
在各個相關的討論里,探測器降落的星球已經成為了熱門競猜項目,一舉超過了月球載荷競猜這個老前輩,成為了眾多新聞網站的流量擔當。
甚至還誕生了與此相關的菠菜
熱度簡直高到離譜。
然而在這樣的熱度下,陳神看著已經許久沒有關注的系統面板卻陷入了沉思。
因為,即使是在這樣的熱度加持下,行星發動機的項目進度仍然像個蝸牛一樣向前爬行。
237
陳神記得上一次看它的時候,還是四月份,那時候是10左右。
現在過去將近八個月了,進度居然才上漲了13
“這個進度條,慢得有些過分了吧”
已經習慣了系統是個快槍手,幾個月搞定一個項目這個設定的陳神,真沒想到居然還有項目可以難住項目這么久。
要知道,哪怕是人造蟲洞,系統推演的時間也沒這么長。
現在只是一個可控核聚變加上行星發動機,系統的推演時間居然要這么長
當然,人造蟲洞之所以會顯得那么容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只是一個三無產品,系統除了給了個偏方外,什么原理都沒有。
而現在的行星發動機,卻是要從基本原理開始推演。
從這里就可得知,哪怕是系統也很有可能不知道人造蟲洞的原理,但是它卻可以知道只要這樣干,然后再那樣干就可以干出蟲洞
陳神也不知道這種違背邏輯的事情是怎么發生的。
只能把這一切歸結于量子力學。
點開詳情,可以看到系統現在還在跟真空巖石重聚變技術硬杠。
這項技術是整個行星發動機項目核心中的核心。
以硅元素為聚變原料,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也就是所有的重聚變了。
與之相對應的輕核聚變則一般指現在人類常提起的氫的同位素氘和氚。
“重核聚變技術居然這么復雜嗎占據了整個項目五分之一的空間”
陳神又是一陣吃驚,摸著下巴想了一會才釋然。
“硅元素聚變的確沒那么容易。”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是比鐵元素輕的元素都可以通過核聚變獲得。
在宇宙中數不清的恒星,每一個都是一間巨大的元素加工廠,時刻都在通過核聚變反應生成各種不同的元素。
如果是質量足夠龐大的恒星,可以從初期的氫元素聚變生成氦元素,再一路聚變向上,生成碳、氧等元素,最后甚至可以一路生成到鐵元素。
而硅元素正是恒星生成鐵元素之前的最后一道大關。
只要恒星的溫度可以高到把硅元素點燃聚變,就可以進行最后的核聚變,把最核心的聚變反應區內無數的硅元素聚變成鐵,同時也把自己的內核逐漸變成一個大鐵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