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小郡主沒有勉強,而是真的出于自己的意愿才想出去走走,封宴也就放下了心。
只不過京中也不太平,不知道熙寧帝是不是上了年紀身體素質下降得厲害,才剛好的風寒又有了反復的趨勢,一連幾日臥床。
作為皇帝膝下唯一的孫子,封宴當然是盡心盡力地侍奉,親奉湯藥于榻前。
好不容易熙寧帝病情緩和點,封宴卻被嫌棄了,催促他趕快找到可心的女子成婚,才算是真的孝順。
為此,甚至連課程都放松了點,放他出宮參加京中各豪門貴族舉辦的各式各樣的宴會。封宴很是無奈,他知道婚姻是一個逃避不了的現實,就是幕僚臣屬都認為應該趁機找一門實惠的親事好增加份量,但他不想這么倉促做下決定。
如果注定要夫妻相稱共度余生,那最起碼不能選擇一個氣場不和的對象,否則就是給自己找罪受,那往后余生的日子將會過得多么無趣,想來即使做了皇帝也沒滋沒味。
而且他也真的沒有多少心思花在兒女私情上,兩世為人自詡一顆老心,對那些太過熱切鮮嫩的小姑娘真是承受不起。
所以盡管京中興起一股廣開宴席的風潮,紛紛向封宴發出邀請,他卻鮮少露面。
手上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比如如何繼續擴大武訓學院的影響力,招募學員;比如關于北洲鏢行開遍興朝時,該怎么讓它兼具物流郵遞功能;比如繼續尋找人才,充實自己的人才庫,等等。
他所找的人才當然不是那些世人眼中的飽學之士,或是文采風流之人,而是各行各業的技術人才,或者為專精一項的工匠。
他腦海里有這么多來自后世的知識,要是不利用起來就太浪費了。他也不奢望造出火箭飛機,電燈空調,但是那些關于農業用具的改造,水利方面工具的利用等,卻都是可以通過交流來一點點實現的。
世上從來不缺少天才,那些工匠中也不乏卓越者,只是缺乏引導。有時候也許一絲突來的靈感,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就能迸發出穿越時空的思想撞擊。封宴相信,奇跡會從他們的手上誕生。
他有一個專門的工程院,就是為那些人才準備的,他們將是奠定將來興朝科技的基石。
看在外人眼中,就是封宴這個太孫太不務正業,偏好奇技淫巧,卻對那些盛名之士冷漠以待,難免嗤之以鼻。
不過這樣也好,少了廣交朝臣文士的猜疑,倒更方便他行事。
封宴從來不打算挑釁熙寧帝的帝皇之心,善始善終將這個太孫的位置坐到頭,就是最大的成功。
只是他不在聚會上露面,讓孟清玥的心思次次落空,卻不由遷怒到旁人身上,讓某人受了無妄之災。
孟清玥向來愛追逐著封宴不放,對太孫妃之位勢在必得。其中多少是出于小姑娘的一份愛慕之心,又有多少是出于對那個將來榮光無限位置的渴慕虛榮,恐怕她自己心里也分不清楚。但是這不妨礙她將封宴視為囊中之物,并不許他人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