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臨朝,是被肅毅侯揪住后脖頸扔到龍椅上。
這荒唐一幕,引來無數大臣紛紛側目。倒是黃太傅率先跪下,
“陛下連日來越發勤勉,真乃大隋之福,陛下萬歲萬萬歲。”
群臣響應,聲振九霄。小皇帝聽了這聲音,不顧摔成兩半的屁股,忍不住坐直脊背,學著大人模樣,朝黃太傅道,
“太傅辛苦,朝政上若不是有您和張太傅二位輔佐,朕何以能放心。倒是我這舅舅,手握兵權虎視眈眈,有何居心”
話出,群臣各個低首看向手中笏板,黃太傅垂涎肅毅侯手中兵權早就時日。先帝為人圣君,早就有遺旨留下。
張黃二位太傅不得過問軍務,肅毅侯不得過問朝政,以此平衡各局勢力。
可先帝崩殂早就過去許久,眼下,肅毅侯和黃太傅不容水火,張太傅抽身而退,一時之間,竟是難辨輸贏。
圣上率先對肅毅侯發作,所因何事
“陛下圣明。”
一七品言官列隊而出,他是有名的諍臣,不畏權勢敢于直言不諱。見肅毅侯昂首站于丹陛之下,氣宇軒昂,想起他做過的惡事,冷哼一聲,慨然陳詞,
“肅毅侯內德不修,張牙跋扈。只因和黃太傅私仇,便縱兵圍住黃家,甚至,夜燒黃府,一家老小暫時安身相國寺,何其悲慘
如此心狠手辣之人,國之軍機大務,如何能交到這種人手里。”
迎著群臣目光,言官率先開炮,直奔顧知山而去。他年過半百仍舊是七品言官,忠心耿耿一心為了大隋。前幾日得到這內幕,如何不視顧知山為朝廷蛀蟲,只恨不能除之而快。
一語即出,又見肅毅侯狀似默認,至于黃太傅,此刻更是捂臉痛哭,
“臣年近花甲,仍舊受此大辱。若非先帝遺命,老臣早就告老還鄉,歸園田居,務農去了。
只陛下年幼,若老臣走了,這滿朝政事,誰來和陛下分憂”
小皇帝一聽黃太傅要告老還鄉,哪里能忍。當即下了丹陛,親自攙扶黃太傅起身,面對顧知山而立,
“肅毅侯,你還有什么可說”
不是親近的舅舅,而是冷峻的肅毅侯。天子站在了對立面。
張太傅眼帶失望
,肅毅侯乃陛下嫡親舅舅,手持重病守衛青云十六州,可落在這些人,尤其是他皇帝外甥眼里,竟成了罪過。
唏噓了一聲,張太傅垂眼不在去看。這點子小場面對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肅毅侯算什么,他不如抽空想想,老大來信,說約莫查探出囡囡下落,很有可能被賣到京城。
京城,這么大的城市,往來百萬人口之巨。他要如何,才能找到囡囡。
果然,顧知山啞笑一聲,絲毫不把對他的指控放在眼底。他原本想要手下留情,如此,倒是半點兒情分不用留了。
慢條斯理的打開包裹住的合歡香,顧知山眼底滿是惡意,緊盯黃太傅,
“本侯倒是想請教一番,黃太傅可認得這東西畢竟,辛苦你那孫子下在香爐,才讓本侯佳人相伴,顛龍倒鳳一宿無眠。”
話語一出,四下是嘰嘰喳喳議論之聲。難怪肅毅侯率兵圍住黃家,若是心甘情愿倒也好說,如此被算計,便是佳人一側溫香軟玉,怕也咽不下這口氣。
黃太傅惱怒閉眼,他原本是要等柳氏在的時候再戳穿,把叛國之事做死在柳大身上。如今倒好,這肅毅侯率先挑破,在群臣眼中,他不過放肆張狂睡了婦人,雖有礙可不算大事,說不定還會稱贊句風流。
可在黃太傅這里,他是徹底失去威脅顧知山的籌碼。他不懼聲名狼籍,主動挑破此事,也不在乎史書日后如何書寫。就像是大隋的一把利刃,有他在,鎮海神針,穩定軍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