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未曾向人提起過。”
系統勾勒不出具體畫面,陳博的眼前仍是那幾塊參差相見黃銅齒輪。
陳博惆悵地苦笑說“世界上懂相對論的人屈指可數,我所做的工作又何嘗不是呢”
空氣凝固了數秒,沉寂得讓人感到害怕,霎時間,齒輪開始劇烈地轉動起來。
“既然各位都不說話,那我先來發表下自己的觀點,陳主管的意見,我不敢茍同。”
現場議論紛紛,負責主持秩序的董事長沒有發話,魏華健揚手示意大家肅靜,繼續說“陳主管的方案太具有前瞻性了,不符合當下集團的發展現狀。”
魏華健表述得很委婉,換做是暴脾氣上司斥責下級,怕是直接噴一句“什么亂七八糟的鬼玩意,凈搞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陳博堅持己見道“人工智能本來就是需要長遠布局的百年大計,國外已經有不少研究所取得突破性進展了,為什么我們不去嘗試走在時代前沿,做領域領導者,反而是心安理得的做個技術搬運工。”
魏華健被陳博這一通話搞得非常尷尬,身為楓葉集團人工智能部的總負責人,他的意見在很大程度上能決定產品未來的走向。
兩人的分歧主要是在產品屬性的定位上,魏華健認為人工智能應該是一種順手的工具,如同工業時代的蒸汽機、信息時代的芯片半導體,是一種脫胎于時代并與之緊密聯系的產品。
而陳博則在此基礎之上更進一步,人工智能不該只是簡單工具,它應當具備一定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思維。
從出發點來說,陳博無疑想得更遠,但他敗給了現實。
“根據現有掌握的資料,陳主管的方案在未來5年內實現商業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提一句,研究所的機器人目前只是概念型,連最基本的四肢活動都不利索,更別提獨立思考了。”
“一個有自己想法的ai所蘊含的未知風險怎么把控一個極不穩定的產品,又怎么能讓消費者放心很可惜,陳主管的方案里并沒有給出詳細的解決措施,恕我無法支持。”
魏華健的言論針針見血,對于一個企業,選擇哪種產品方案,關鍵離不開利益。
一個前景不明,又存在安全隱患的方案,換做任何一個成熟的決策者,都很難頷首贊同。
陳博轉而將目光投向肖楓,如果能謀求到董事長的支持,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肖楓抿抿嘴,似乎是剛經歷完一番思想掙扎。
“不記名投票,少數服從多數。”
短短十余字,宣告了方案的破產。
魏華健的思路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相關的技術理念國外一抓一大把,只需要及時更新補充,保證技術維持在第一梯度即可。
至于加大研發爭做引領者回家洗洗睡吧。
陳博望著自己方案,長舒了口氣。
慘淡的零票,又如何。
回想起半分鐘前,他的手懸在半空,在猶豫的片刻,投票已經結束了。
走到過道的垃圾簍,陳博隨手將精心準備了三個月的方案一股腦的塞了進去,像是個狠心的父親,頭也不回地邁進了電梯間。
魏華健后腳跟上,主動打招呼說“陳博,別介意,我們也是為了公司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