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在再吃個芒果壓壓驚”陳博挑了塊表面光鮮的,剝開皮,被霉菌嚇得把蘋果扔了回去。
“好在我沒吃。”陳博舒了口氣。
“我吃的香蕉沒壞,最多拉肚子,我有保險,不擔心。”王旭把注意力轉向別處,免得再想起這茬子破事。
陳博課前翻了翻教材,篇幅多數是在介紹種植經驗,對于自己這種小白極度不友好。
或許是為了便于鍵盤應用學的同學理解,老師這節課講的是水果騙局,主要側重于營銷方面。
“我們今天來談一哈,商家們是如何利用水果命名來騙取高額利潤滴。”
老師衣著樸素,一口不地道的普通話是其獨有特色,他找來幾張圖片,問起在座的同學。
“這幾幅圖,你們能分辨出哪些是櫻桃,哪些是車厘子嗎”
眾人搖搖頭,無人敢應答。
“王總,你是什么看法。”
“大概左一是車厘子可右二也有點像。”王旭撓撓頭。
“你是吃了過期水果,智力下降了”陳博拋了個冷眼。
“反正分不出來,饒了我吧。”
王旭平時只喜歡喝奶茶,讓他判斷幾分甜還湊合,從一堆長相差不多的水果里區分出櫻桃和車厘子。
王總做不到
“車厘子比櫻桃的顏色更暗,是不是左一和右二最像。”
“是。”
前排的學生齊聲附和道。
“但很遺憾,圖中全是櫻桃。”
授課老師的手法有點徐劍仁的感覺,故意引你上鉤,按照先入為主的思維做出錯誤判斷,最后揭曉答案,狠狠地抽你耳光。
老師釋惑道“由于我國獨特的語言結構,水果的命名主要有三種方式,生物學命名、市場學命名、外來語音譯。”
“例如常見的鳳梨和菠蘿,從生物學的角度,兩者同科同屬,無論叫哪一種,都是可以的。”
“但在市場學領域,人們習慣把有刺的叫菠蘿,無刺的叫鳳梨,這么一區分,價格差異就凸顯出來了,后者的價格是前者的23倍,所以說,命名很重要。”
“回到剛剛的話題,車厘子其實是櫻桃的音譯,換言之,車厘子是一種舶來品,進口來源地有很多,北美、澳洲、智利等等,只要是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都適合種植。”
“什么東西一旦標上進口的標簽,道理你懂的,價格水漲船高是必然的,商家們也會樂此不彼的強調水果的市場屬性,以此來獲取更高的利潤。”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過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京城的白菜運往浙江,便是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閩南野生的蘆薈,一到京城就請進溫室,且美名其曰龍舌蘭。”
“千百年來,這種以噱頭收取智商稅的事例屢見不鮮,還望各位擦亮眼睛,管好自己的錢包。”
“魯迅的名言真是百搭,什么場合都用得上,我倒是想交稅,奈何人窮荷包癟,騙子看不上我。”陳博感慨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