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很少,陳博沒找到幾段代碼示例,各種比喻排比倒是隨處可見,彰顯我泱泱中華如何臥薪嘗膽,把握時代脈門步步為營,最終一舉翻盤。
如果不是看著爽,陳博肯定會把它歸到文不符題。
“這么好的題材,加多幾個人物,豐富一下主線劇情,幾百萬字的熱銷成了啊。”陳博感慨萬千,只恨文筆不好,不然就棄鍵從文了。
如果要給這本計算機算法的前世今生定個性,陳博勉強能把它分到科普讀物,但其實它有更合適的地方。
老師看模樣屬于大齡退役碼農,專業素養一般,陳博甚至聽出幾處地方存在紕漏瑕疵,不過又不是教技術,只是單純的分享了解,小損無妨。
碼農這行說是吃青春飯不為過,技術迭代太快,年一大變,抱著學會幾門編程語言啃老本的思想顯然是行不通的。
培訓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應付小公司面試還湊合,一到大廠前,立馬原形畢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系統的掌握精通。
敲代碼和做題一樣,解題思路比過程更重要,不然縱使心算無敵,只能眼巴巴望著題干無從下手。
老家伙學得慢,要價也高,組建家庭后,拼勁亦不如年輕人,三十五歲是道坎,證明不了自己的價值,或是轉管理崗失敗,提前退休等著你。
“這個追求八小時工作制的楓巢,十幾年前原來是個沒有感情的無影殺手。”
陳博很難將傳記里的楓巢和自己認識的那個嘴遁機聯系在一起,兩者的形象相去甚遠,大概是阿爾法狗和二哈狗的差別。
至少現在不壞,這是陳博可以確定的,不用擔心頭頂被人種蘑菇,不用擔心夜晚出街突然暴斃。
生在和平,即是萬幸,繁榮靠自己創造。
文中還提到了一個三十年前被證偽的理論無限猴子定理,經過科技的發展進步,這個謬誤如今居然成真了。
無限猴子定理最早出自1909年e波萊爾出版的書籍當中,里面談到一個前瞻性的假設無限只猴子用無限的時間會產生特定的文章。
這里是對零一律的一種通俗化解釋,有些事件發生的概率不是幾乎發生,就是幾乎不發生,這樣的事件被稱為“尾事件”,而尾事件是由無限多的隨機變量的序列來定義的。
受制于時代限制,當時的人們主要分為兩撥觀點,大眾所代表的主流觀點認為其必定發生,盡管幾率可能比連續遭雷劈還要低,但在無限的時間里,總會有一只幸運的猴子完成任務。
數學家們則試圖用概率論的角度解答這一困惑,假定打字機上只有26個字母,正確敲出banana,在隨機打字過程中,每敲對一個字母的概率均是126,且由于事件獨立,所以最終的結果為126的6次方。
三億分之一
這還僅僅是敲對banana的概率,要知道一篇文章少說上千個英文單詞,單靠一只猴子,從宇宙誕生開始敲打字機都是徒勞。
但倘若把猴子的數量增加,情況又大不相同了,以banana的概率示范,假如有三億只猴子同時敲打字機,按常理判斷,是不是總會有一只猴子敲對
“我現在滿腦子全是猴子敲鍵盤的畫面。”陳博又想起了那位過世主播,真有測試演練,盧姥爺大概會是那個幸運猴吧。
假設進一步推廣到無限只猴子在無限的時間里敲出無限有意義字符的概率,單靠幾個公式已經無法解決,演變成了一個純粹比拼算力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