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檀素見她臉色十分難看,問了一句,“公主,怎么了”
施樂極沒有說話,再次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將整封信看了一遍。她雙目死死地盯著信上的字,這字跡她在她父親那里見過,是她父親帳下的一個副將,名叫孟江的人。
早年孟江去過她家好多次,她也見過這個孟江多次。若說忠誠,孟江絕對是她父親帳下最忠誠的將領之一。
這封信就是他想方設法地遞進宮里來的。
她將信遞給了檀素。
檀素上下掃了一眼,頓時也是臉色大驚。
孟江在信上說,他其實一直懷疑當初徐恪的死是被人算計,所以這么久以來,一直在暗中調查。
徐恪沒死的時候,陳國和梁國的戰事雖然膠著,但是陳國隱隱是占了上風的,只是后面因為徐恪在汾水一戰中大敗,陳國才開始節節敗退,最后甚至丟了幾座重要的城關,被梁國的軍隊一路長驅直入,打到了家門口,兵臨城下,逼得陳國皇室不得不投降。
施樂極一直以為她爹就是戰死的,就是為國捐軀,所以即使她爹馬革裹尸,靈柩甚至無法送回家鄉,她也為她父親感到驕傲,至少她父親是曾經保衛了陳國的百姓數十年的安寧。
可是孟江在心中言明,當初徐恪是因為軍隊中出了內奸,行軍路線被提前透露給了敵軍,這才導致中了包圍圈,慘烈身死。
而策劃這一切的,正是太子施荀。
因為彼時她父親支持的并不是太子施荀,而是二皇施以臨。因為施以臨的母妃和施樂極的母親是表親。
但是在施樂極的印象中,她父親應該是一直保持中立的,并沒有對這場儲位之爭表達過立場。
但是她又確實聽她母親暗暗地勸過她父親,太子心性陰沉,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儲君,當時她還心中暗想,她母親正是夫人之間,施荀再陽光不過了,怎么會是她口中那樣的心思陰沉之人呢。何況她母親還說太子對徐家十分忌憚,若是以后得位不會善待徐家。
她當時想的是,她母親還不知道她和施荀的關系,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擔心。
沒多久,徐恪就上了戰場,這一次,他沒有像以前
那樣凱旋而歸,而是永遠地留在了他一生為之奉獻的戰場。
施樂極死死地盯著虛空,似乎是想從空氣中尋出答案。
檀素遲疑道“這信上所說,未必是真的,公主應該最清楚太子是個什么樣的人了,怎么可能會暗中陷害將軍呢”
施樂極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檀素說太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她最清楚,可是她閉上眼睛去回想,卻怎么也想不出太子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她這才驚覺,自己從頭到尾竟然從來不曾了解過施荀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他在她面前一直表現出來的都是彬彬有禮風度翩翩,加上眉清目秀的容貌,很容易就讓她輕易地對他心生信任。
可是這是他要給她看的一面。他不愿給她看的一面呢那一面是什么樣子的
施樂極站起身來,她要去找施以臨一趟。
施以臨住的地方在宮中最偏僻的地方。陳國皇室的人都已經被押進梁都了,可能施以臨在宮中也不會住太久就會被送出宮去與陳國皇室團聚了。
施樂極從來沒有去過施以臨住的地方。那里破敗到讓她為之一驚。
她盡量避人耳目過來。這宮中想要她死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