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求弟進了白府,也不知道有沒有往家里送銀子。
曹秀秀現在也想通了,她娘只是將她生下來,當初也不是成心想要生下她,只是因為她不是兒子罷了,生下來了也塞不回去,只能養著。這是父母應盡的本分。
曹秀秀從四五歲的時候起,就開始干活。她算是自己將自己養大的。她也不欠她娘,更不欠她弟弟。她現在手里有了點錢,大概快十兩銀子了。這十兩銀子足夠她弟弟上縣城應考。但是曹秀秀不可能將銀子送回家。
曹秀秀想到夢境中,她娘五兩銀子要將她賣了。她現在可是四個月掙了十兩銀子,她娘若是知道,不知會不會后悔。
曹秀秀東想西想的,又想回了曹求弟身上。
曹求弟賣身求榮,雖然看著
曹求弟現在渾身都是富貴,但是曹秀秀一點都不羨慕。即使她就算是做一輩子的繡娘,一輩子都不能過上曹求弟這樣的生活,曹秀秀也不羨慕。她知道白家是個什么樣的生活,除了身上穿的吃的用的好,人就像是富人養在籠子里的金絲雀,這樣的日子過來又有什么意思呢。
更別提曹求弟為了她那一身的富貴,還要假意奉承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只要想想,曹秀秀就覺得惡心。
曹秀秀看著手里的花樣子,她現在要替曹求弟做衣裳來掙錢養活自己。
曹秀秀吐出一口氣,暗暗想,自己不會一輩子做繡娘的。她不信人要靠著依附男人才能過上好日子,她偏生要靠自己闖出一片天來。
她給曹求弟的那間披風繡花,也如繡別的繡品一樣盡心。
這披風面寬,她足足繡了十天才算繡完。
金銀絲線穿梭其中,花是粉色的寒梅,曹求弟是妾室,不管是披風還是什么,都不能帶正紅的。
李雙月看到了成品之后,直感嘆曹秀秀的繡工已經出神入化了,她以后可以接大幅繡活了。
比如城里富戶們女兒的嫁妝。
雖然說女兒在嫁人的時候,要備嫁衣和被褥,按理說上面的花都需要新嫁娘自己繡,但是新嫁娘一般都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亦或是沒有那個功力,所以通常都是讓家里的下人幫著繡,最后新娘再去補兩針,就算完了。
但是一般的將就人家,不會讓家里的丫鬟婆子來繡,她們的手藝畢竟也有限,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請城里的繡莊里的繡娘來繡。
這城里只有一家繡莊,而且有口皆碑,都知道她們家的繡娘技藝了得。
在給曹求弟披風做好之后,繡莊還真的接到了一單繡嫁妝的活。這樣的活計是大單,通常能請繡莊的繡娘去繡嫁妝的人家都是城里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這一套嫁妝起碼得繡一兩個月,能去的繡娘都能分到不錯的工錢。
曹秀秀已經通過給曹求弟繡披風充分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回也被李雙月派出去了。繡莊里加上曹秀秀一共有四個繡娘,這一次就派了兩個過去,因為婚期還早,所以兩個繡娘就應付過來。
但是這里面有了一點點小波折。
因為曹秀秀看著實在是太小了,從來沒有見過年紀這么小的繡娘。
這戶人家姓張,是城里開米鋪的,城里幾乎大半的米鋪都是他們家的,可見他家財力雄厚。要是沒有錢,也不會放棄用家里的丫鬟,而去繡樓里請繡娘,這費用可不便宜。
而李雙月的繡樓一向有好口碑,這才花了大價錢從繡樓里請了繡娘。結果張家的夫人一見到曹秀秀,當即就想要翻臉,這么小年紀的小姑娘,跟她女兒差不多大,看著甚至比她女兒還要小,這么小年紀的,能給她女兒繡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