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溫續文和許舒妤再次在門口碰上。
溫續文嘴角勾起,“早啊,娘子。”
許舒妤柔聲道“相公,早,”神色如常,眼神平靜,半點顫動都沒有,似乎一點都沒有受到昨晚的影響。
溫續文贊嘆,他娘子就是淡定,臨撩不亂。
許舒妤看著溫續文的背影,想到許舒靜昨晚的話。
“姐姐,或許姐夫也可以像爹一樣。”
像爹一樣嗎
許舒妤收回視線,一切尚未可知,現在想太多,不過是庸人自擾。
今日縣學下學,溫續文被梁先生喊住。
梁先生看著眼前的得意門生,欣慰道“續文,你這幾個月的努力老夫都看在眼里,往年的鄉試考題,你已經看完,從今日起,你每日都要自己作一篇文章,除此之外,會試的考題可以開始看了。”
“是,先生,”溫續文作揖,應道。
會試和鄉試考試題型一樣,兩次考試的間隔只有半年,鄉試考完再準備會試,必定來不及,所以兩者都是一同準備的。
溫續文去書局買了往年的會試策問考題,他學習的側重點一直在策問上。
原主學了那么多年書,讀的一直是四書,五經,這幾本書他已經吃透,圍著四書和五經出的題,都難不住溫續文。
只有策問,在考中秀才前,原主從不曾接觸過,一切需要從頭開始,這才艱難了些。
等溫續文養成自己的策問文章風格,他的策問才算入門。
就和學習寫作文一樣,先看優秀范文,再模仿,最后形成自己的風格。
回到府上,溫續文打開梁先生為他留的策問題,與水利有關。
這類題目近年來頻頻出現,實在是水患危害太大,爆發一次,便會害無數人流離失所,就需要賑災,還有災后重建。
這種事發生一次,對于國庫來說,都是一次大出血。
溫續文對如何治理水患,不甚了解,但上學時學過地理,知道想防止水災發生,就要做到三點保護生態,水土保持以及疏通河道。
但具體如何做,溫續文便不知道了,但不妨礙他,結合現代知識以及考場前輩的作答,寫出一篇策問文章。
他只是讀書人,未曾實地考察過,朝廷對考生的文章要求并不高,只要文采好,作的文章有可取之處,這便是一篇好文章。
“公子,這個月的京報出了,”何順拿著一份報紙走進來。
溫續文放下毛筆,接過京報,展開細看。
忽略那些歌功頌德的部分,主要看時事那一部分。
豐朝建立后,便創辦了京報,京報的審核極其嚴格,只能由官府刊印,上面的內容也是由官府決定,不允許民間私自刊印京報。
這京報和以前的官府邸報差不多,就是比邸報內容豐富一些。
京報每月一出,溫續文這等讀書人都會買上一份,畢竟誰也不知道他們將來的考題會不會出現在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