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文放心,老夫早有準備,之前征召的護衛正在縣衙和丁勇一同訓練,明日老夫會讓黃典史帶著他們進陽山剿匪。”
一天一夜的時間足夠府衙那邊反應過來,那時黃山他們已經進山剿匪了。
即便元隆禮想遷怒他,也找不到理由沖他撒氣,他還不能隨意罷免一縣的縣令。
所以,他的怒火只能沖著陽山盜匪。
次日,興元府府衙
趙同知和關通判坐在元隆禮下首,處理公務,大堂里寂靜無聲。
下一刻,元隆禮突然開口道“鄭縣縣令可有派出人手剿匪”
趙同知愣了下,連忙拱手道“日前,下官接到許縣令的信,說他已經組織人手剿匪,只是信中許縣令還是希望府里能出兵。”
元隆禮面無表情,沒有說話。
關通判一臉嘲諷,“大人已經命他自行剿匪,還敢奢望府里出兵,許士政未免太無能了些,不如早早退位讓賢,讓有能力的人上。”
趙同知皺眉,正要反駁,卻聽到上首的元隆禮冷哼一聲,他詫異地抬起頭,見元隆禮目光冰冷地看著關通判。
“既然關大人這么厲害,不如你帶兵去陽山剿匪”
關通判懵了,讓他去剿匪不對,大人要出兵了怎么可能
“怎么,關大人不愿意”元隆禮的目光愈發冰冷。
關通判嚇得連忙跪下,恭聲道“下官不敢,只是下官不通軍務,若是貿然帶兵,軍士們難免不服,有損大人的威名,下官雖微不足道,卻不愿連累大人的名聲。”
不得不說,關通判跟了元隆禮幾年,對他還是很了解的,一通馬屁就把他拍舒服了。
元隆禮的目光緩和下來,道“陽山盜匪在興元府境內,肆意劫掠商隊,太過放肆,本官豈能容他們,去把鄭統領請來,本官要和他商議出兵的事宜。”
兩日后,興元府知府元隆禮親自坐鎮鄭縣縣衙,同時帶來五百兵甲齊全的軍士。
元隆禮到了鄭縣后,第一時間提審了王家家主,利用其和盜匪的聯系,打算設計讓盜匪進入陷阱。
只可惜,陽山盜匪太謹慎了,他們耐心等了兩天,等來的卻只有一小波的盜匪,剩下的大部分依舊藏在陽山中。
無奈,鄭統領只得帶著五百軍士進陽山剿匪。
有了這五百軍士,鄭縣日前進山剿匪的衙役,丁勇以及護衛便退了出來,守在陽山外圍,防止任何一個盜匪逃出去。
大軍壓境效果甚佳,一寸寸地推進,終于在五日后發現了盜匪的蹤跡,雙方開始交戰。
鄭統領性格沉穩,行軍謹慎,識破不少盜匪事先準備好的陷阱。
雙方數量過于懸殊,軍士的數量是盜匪兩倍有余,盜匪再勇武也不是軍士的對手,幾日的游擊交戰后,兩百盜匪無一人逃脫,全被剿滅,打掃完戰場,鄭統領便帶著盜匪日前劫掠的元家貨物離開了陽山。
至此,困擾鄭縣多年的陽山盜匪被徹底剿滅,鄭縣百姓紛紛歡呼,并在有心人的帶領下,高喊“元大人英明。”
這讓元隆禮心情大好,再看到鄭統領將元家損失的貨物悉數追回,還繳獲大量金銀財寶,更是心花怒放。
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忘了問罪,“許士政,盜匪如此猖獗,禍害百姓,你為何不早日上報”
元隆禮選擇性遺忘許士政這幾年間的數次求助。
許士政早有所料,跪地請罪道“是下官疏忽,下官聽聞周縣丞和關通判相識,便讓周縣丞告知關通判,直到近日,下官才知周縣丞欺上瞞下,并未將此事上報,下官御下不嚴,請大人降罪。”
聽到這話,周常鑫瞪大眼睛,正要出言辯解,便見關通判上前一步,道“大人,下官沒想到周縣丞竟會隱瞞不報,沒有看清他的為人,是下官疏忽,請大人責罰。”
周常鑫僵硬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果只是許士政一人這么說,他還可以辯解,可關通判將此事蓋棺定論,便由不得他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