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張家營的張青山和張金山從四平城內接受完培訓,回到了村里。
只是看到村口,張青山就已經加快了腳步。雖然離家只有半個月,此時卻覺得離開了好久,恨不得立刻奔進家門。
回到家,張青山拿出培訓班發給的禮物分給家人,一家人歡歡喜喜聊著在四平的經歷。家里人聽說干部培訓班竟然是何銳何督軍講課,都不敢相信,忍不住問道“督軍這樣的大人物怎么會給你講課”
張青山目光堅定道“農村工作這么重要,督軍當然要親自講課。”
家里人聽聞一陣困惑,忽然覺得這半個月不見,張青山似乎哪里和從前不太一樣了。
“青山兄弟在么”門外傳來叫門的聲音,是留在村里的兩位干部。
一陣寒暄過后,張青山講了自己在四平的經歷,又將政府要干部們在村里安排專項種植戶的工作講了出來。
聽完張青山的講述,一人嘆道“糧食都不夠吃,專項種植能行嗎誰愿意種啊”
“政府提前會給愿意專項種植的人家半年口糧,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定錢,等到秋收的時候政府會把專項種植的東西再收走,怕啥”
“這”聽著張青山的話,那二人有些遲疑。
“政府的話算不算數,咱們就看著唄。先看今年到底分不分地,明年再看是不是真的提前給半年口糧。只要都做到了,那有什么不能信的”
張青山把政府要求兩人前去附近鎮上報道的公文拿出來,說道“你倆是第二批干部,在鎮山和其他村的第二批干部會和。”
半天后,第二批前往四平受訓的農村干部們很快集結起來,開始向四平進發。
此時距離發動土改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唐貴與陳得力兩個駐村工作組組長也接到命令回四平。兩人許久沒見,率領第二批農村干部們回城的路上談論的都是土改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與離開四平的時候相比,兩人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都經歷了太多。一路上暢談,都發現對方同樣積累了大量經驗。唐貴與陳得力都出生在天津城里的工人區,從祖父一輩就沒了土地,這次剛下鄉參加土改的時候,對于農村具體社會結構知之甚少。
此時再看遠處的農田,兩人都感覺欣喜。土改是一場政治斗爭,獲得勝利的一方將掌握農村,掌握基層。兩人都知道自己目力所及的田野上已經建起基層政權,再不是由土豪劣紳當家作主。
四平農村肯定不如四平城繁華,但面積卻是四平城的千倍,兩相比較,唐貴只覺得豪情萬丈,“把農村都整頓起來,四平群眾很快都能安居樂業。”
陳得力聽了這話后雖點頭,卻是若有所思,他向唐貴靠近了一些,低聲道“四平之外呢那么多土地上的百姓依舊被土豪劣紳壓迫。我到過四平邊上的村里,隔壁不歸四平管轄的村鎮怎么辦”
話說到這里,兩人就沒繼續談下去。身后就是從未參加過土改干部培訓班的成員,兩人覺得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在現階段讓土改干部們知道。
一行人到了四平。不少農村干部都是第一次到四平城里來,眼見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房屋,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不敢向前。好在干部培訓學校派人迎接,熱情寒暄后,領著這些農村干部接去學校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