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曲子是蘇格蘭民樂,但是蘇格蘭與英國格蘭合并了200年,也深受英格蘭人喜愛。在異國他鄉突然聽到熟悉的故鄉音樂,英國商人滿面都是驚喜,蘇蘭格商人眼圈都有點紅了。
法國人雖然有些訝異,卻也帶著禮貌的樣子傲然聽著。曲子不長,兩分鐘就奏完。吹奏長笛的樂手稍一停息,就吹奏起馬賽曲。法國商人們不自覺的采取了立正姿勢。
雖然長笛悠揚,并沒有交響樂團的雄渾有力。但是鼓手們在樂隊指揮下整齊的低聲鼓聲讓氣氛也得到了凸顯。
音樂結束,軍服筆挺的何銳已經走了出來,先用法語大聲說道“歡迎來到四平。”又用英語大聲說了一遍。隨即上前和商人們一一握手。
莫楊這一路上已經向商人們大大鼓吹了一番何銳,也做了設想,等抵達四平火車站后要好好向兩邊介紹。卻完全沒想到何銳竟然會這么做,從現在的效果來看,已經大大超出莫楊最好的預期。
然而何銳也不多話,握手后就說道“在下已經備下薄酒,為諸位接風。請跟我來。”
說完,便率先領路。莫楊在背后看著何銳,見這位年輕的四平督軍雖然禮貌親切,那氣度又是大人物的氣派,仿佛是一位國王正在招待自己的客人。
一行人乘坐黃包車直奔華清樓。莫楊看著街道,覺得與自己上次前來完全不同。倒不是街道兩邊的建筑發生了變化,而是街道本身的干凈程度全然不同。而路口還有交通警察指揮通行,整個四平原本是關外一座普通縣城,現在隱隱然有了天津這等大城市的感覺。
到了華清樓二樓,一個穿著合體的西裝,腳蹬手工皮鞋,頭發打了發蠟,發型整齊的青年從包間里走出,先向何銳敬禮,然后轉向商人們,用倫敦腔問候這些商人。
法國商人們雖然平素并不說英語,但是在海外做生意,英語也都聽得懂。
莫楊仔細分辨,終于在記憶中找到回憶。這位年輕人竟然是上次來的時候遇到的四平市長助理吳有平。
商人們也很訝異,吳有平做了自我介紹,“在下是四平代理市長吳有平,以后諸位若是前來投資,難免要多打交道。”
說完,就引領商人們到包間里休息。
趁著空檔,莫楊拉住了吳有平,“吳兄弟,你這英語”
吳有平笑道“我在天津上的教會學堂,自然學過英語和法語。只是法語不熟,能聽,說不了幾個字。”
“那你這身”莫楊即便確定了吳有平的英文來源,卻也沒辦法和上次那個一身短衣的青年與現在英倫范兒的青年劃上等號。
“這身衣服。是畢業時候家父請天津的裁縫給做的。莫兄,這衣服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莫楊連連搖頭。西服是不是過時,他完全沒想過,只是沒想到吳有平竟然能夠展現出這樣的一面。光是這行頭,以及英語,便是民國外交部的人也不過如此了。
吳有平卻說道“莫兄,一會兒入席的時候還得先請莫兄一一引薦。”
莫楊這才想起自己之前的準備,本來是想在火車站一一介紹。然而入席前引薦才是完全合乎歐美禮數。莫楊連忙答道“這個自然。”,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