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府不想與何銳爭論,但是聽何銳講述與英國合作,心中無名火就是按捺不住,只能強行壓制。
就聽何銳對許嘉說道“英國那邊有泰晤士報的莫里循,法國的大報也要找到能發新聞的記者,費加羅報的記者若是肯合作,那是最好”
鐘義府實在是忍不住,終于有些爆發了,“主席,這么做是不是太低聲下氣。我們就算真的支持英國,合作就好,何必這樣在報紙上聲張。我都覺得害臊。”
一眾青年軍官看向鐘義府,卻沒人說話。何銳知道這是因為青年軍官與鐘義府感同身受,笑道“這就證明你在斗爭當中不成熟,還是忍不住用道德審判的那套。國際政治講的是實力原則。”
“我覺得那些洋鬼子在道德上都是王八蛋。”鐘義府終于爆發了。
何銳不給鐘義府發泄的機會,直接問道“義府,英國有多少人口”
鐘義府愣住了,這邊許嘉還算鎮定,答道“大概4000萬。”
何銳繼續問“不算老人孩子,女人從軍人數也可以忽略不計。義府覺得英國能動員多少軍人”
鐘義府皺起了眉頭,一時不知道何銳想說什么。這邊還是許嘉冷靜的計算了一下,答道“大概在600700萬吧。”
這下鐘義府也覺得事情不對,稍一心算,整個人都有些懵了,“全體國民六抽一”
許嘉與胡秀山依舊冷靜,鄭四郎神色與鐘義府相同,都被這個可怕的比例驚到了。
“沒有我們的幫忙,協約國照樣能打下去,還能贏得戰爭。大家現在能明白為什么我們要多在英法國內的報紙上宣傳了么面對戰爭的煎熬,協約國需要支持。哪怕這種支持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協約國也會需要。”
鐘義府氣鼓鼓的,卻發現自己完全能理解何銳在說什么。調整了一陣心態,鐘義府才繼續開口問道“主席,我知道幫助人得雪中送炭。但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協約國那些人會不知道么”
何銳笑道“我們如果沒有強大的生產能力,怎么能幫到協約國。如果只是賣給他們幾百件軍服,那不是笑話人么”
“主席,我說的是我們自己的發展。我們為了解放,不得不與英法合作”說到這里,鐘義府停頓下來。他發現自己的思路的確與何銳不同,再想了一陣,鐘義府突然恍然大悟,雖然語氣中有些遲疑,卻開始理直氣壯起來,“如果我們不強大,想幫忙也做不到。為了能更好的幫忙,我們當然得讓英法幫助我們發展工業。這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啊。”
何銳看著其他青年軍官,見大家也理解了這個思路,這才答道“這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尋求合作的基礎。協約國如果戰敗了,他們將失去一切。為了獲勝,協約國自然希望能夠得到一切有效的幫助。我們要通過一五計劃建立起軍事工業,用獲得的軍事工業支撐我們的軍隊保護中國的國家利益。找出兩者之間的利益重合,并且基于這個利益建立起合作方向,就是外交。”
鐘義府思索著何銳的話,突然有些釋然,“看來我的確不是做外交的材料。”
其他青年軍官也覺得鐘義府的話沒錯,只是沒有說出口。
何銳覺得輕松了一些,因為接下來的工作必然會讓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非常不爽。如果核心黨員們都不能理解外交的必然性,工作做起來會很被動。
與黨員們談完,何銳又見了東北日報的兩位副主編。現在東北日報的主編由趙天麟擔任,一共五位副主編中,莫里循是其中之一,莫楊與申報的童伯康兩人投奔過來之后也成了另外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