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2月20日,剛辭職的民國總理段祺瑞目光掃過東北日報的頭版,就見右下角一個小豆腐塊的位置,簡單的寫了兩句關于段祺瑞辭職的新聞。
與其他報紙的報道相比,這樣的篇幅真的是微不足道。即便何銳這么不禮貌,段祺瑞也不能把精力放到何銳這邊,當下的要務與大總統馮國璋在權力分配上達成妥協。
看完了頭版頭條,段祺瑞放下東北日報,站起身走進花廳。旁邊的幕僚已經看過新聞,跟在段祺瑞身后建議道“總長,何銳居心叵測。”
段祺瑞臉上不禁露出一絲冷笑。在頭版頭條是關于東北的新聞,東北地方政府將西歷一月一日命名為歲首,春節為元旦。
文章回顧了中國歷法傳統,歲首最好是固定的日子,借用西歷的1月1日為歲首,是一種比較方便的選擇。但是中國的歷法必須符合中國傳統,故,春節當為元旦。
即便這篇文章中并沒有任何對于北洋政府的攻擊,段祺瑞依舊看出來其中的意圖。制定國家的歷法是中央政府的工作,何銳作為東北地方長官,憑什么在這種事情上指手畫腳其心不問可知。
幕僚見段祺瑞竟然一言不發,只能試探道“總長怎么看何銳”
段祺瑞輕笑一聲,“我現在一個無官無職之人,就讓馮大總統為此事煩心吧。”
幕僚稍微愣了愣,覺得自己明白了段祺瑞的想法。
第一次逼迫清廷遜位,第二次反袁世凱稱帝,第三次擊敗張勛復辟。現在段祺瑞已經被拍馬屁的報紙盛贊為三造共和。在段祺瑞與馮國璋聯手逼迫黎元洪這外來戶滾蛋后,段祺瑞依舊沒有辦法坐上大總統的寶座。所以此時就讓馮國璋為何銳煩惱吧,馮國璋越是感受到何銳的威脅,就必須與段祺瑞妥協,一起應對何銳的挑戰。
幕僚回想起兩年自己奉命送何銳去關外,段祺瑞給開拔費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些感慨。那時候一個毛頭小子,現在已經成了北洋諸軍中影響力排前三的人物。
正如段祺瑞所料,馮國璋的幕僚正在為何銳的事情撓頭。幾天前離開京城的英國公使朱爾典公開表示,堅決不接受何銳這種地方勢力的胡作非為,法國公使發表了同樣的看法。
讓大總統馮國璋心情十分不快。好不容易有壓倒段祺瑞的機會,馮國璋并不想為這種事情分心,卻也不能不注意此事。
幕僚們想來想去,卻也想不出對付何銳的辦法。幾名幕僚看著東北日報上的新聞,都是眉頭緊皺。突然,有人眉頭舒展,“我們查封東北日報在天津的分站”
其他幕僚聽到這話,登時覺得這辦法好。現在組織部隊打到奉天去,那是萬萬不行的。但是收拾在天津的東北日報分站,那是手拿把攥。
當即,幕僚們前去見馮國璋,講出了這個看法。馮國璋一點都不想把心思放到何銳身上。聽了這個建議,當即命道“發電,讓天津督軍查封”
看著部下們奉命去傳遞命令,馮國璋不快的收回目光。何銳突然崛起,真的是超出意料之外。馮國璋覺得朱爾典到了關外定然能讓何銳乖乖聽話,那時候何銳為了與英國方面折沖,只怕就要請求馮國璋出面協調。
那時候就得讓這毛頭小子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