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麟去見何銳的時候帶來最新消息,陸征祥要帶著外交部的人回京城。聽到這話,何銳輕笑一聲,卻沒回答。
正在此時,有人前來稟報,陸征祥求見。趙天麟推了推眼鏡,“主席,此次若是能由我們負責談判,或許能收回山東。”
看著這位法學博士大有參加談判團的沖動,何銳擺擺手,讓趙天麟稍安勿躁。
陸征祥很快被帶了進來,外交部長說了告辭的事情,隨即問道“不知何上將對收回山東有什么建議”
何銳自信的答道“以當下中央政府的實力,不管負責談判的諸位如何竭盡全力,都是鏡花水月,山東權益注定收不回來。接下來的話是我與陸部長私下說的心里話,若是在下出任山東督軍,定然能收回山東權益。”
聽到何銳這么講,陸征祥已經變了臉色。
何銳卻毫無壓力的笑道“陸部長不用在意,以當下局面,我只是說說而已。這種事情定然不會發生。若是段總長問起,陸部長就告訴段總長,我絕無插手關內的打算。不過陸部長可否想知道在下為何這么看么”
陸征祥一直以來都不涉及政治,是北洋政府里公認的好人,所以才維持了比較超然的地位。此時聽何銳這么講,本想拒絕了解。然而何銳的態度卻能影響北洋政府的未來,不能不問,只得說道“愿聞其詳。”
三天后,陸征祥回到外交部,早已經有人等在這里,乃是段祺瑞皖系的人。陸征祥拿出一封信,“這是何上將給段總長的信,想來段總長想問的事情都在里面。”
來人有些訝異,陸征祥答道“何上將只是對我講,馮大總統雖然目標遠大,卻正因為此,反倒不是特別在意虛名。但是馮大總統身體不佳,一旦有個變故,馮大總統手下的直系等人眼中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大總統的位置就有極大吸引力。”
聽陸征祥這么講,段祺瑞那邊的人已經驚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就聽陸征祥繼續說道“何上將其他話,都在信里。我還有事要辦。”
來人只能離開。雖然有些遲疑,還是把信送到了段祺瑞這里。段祺瑞看騎縫線上的東北郵政印章完好無損,心中就有些感嘆何銳做事著實細致。打開信看了片刻,一陣悲涼涌上段祺瑞心頭。
10年前,滿清末年新政在段祺瑞看來其實搞的頗有成效。然而滿清皇族私心太重,搞出了皇族內閣,徹底失去了人心。段祺瑞那時候感覺若是袁世凱上臺,其實大有可為。
然而現實中,清末新政崩潰后國家一日不如一日。何銳信中自然沒有提及此事,只是對未來北洋內站做了預言。何銳還表示對這樣的未來痛心疾首,卻也不能參與,所以請段祺瑞關注此事。
段祺瑞莫名的很相信何銳的說法,因為皖系與直系的戰斗不管誰贏誰輸,最后結果都是何銳繼續做大。而且何銳雖然年輕,今年不到30歲,卻是個非常有耐心的人。若是從放長線釣大魚的心思考慮,只要何銳始終沒有參與北洋內站,等北洋其他各路人馬衰弱,遲早要求著不斷積攢實力的何銳出山平定局面。
至于那時候的局面到底會壞到什么地步,看看清末新政到現在十年間的變化,自然能看的明白。那真的是江河日下。
收起信,段祺瑞突然對詢問何銳對外交部眾人說了什么再無興趣。與國家走向比較,外交部那點事真的是小事。段祺瑞已經無心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