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平又搖搖頭,“那些專業課教授才這樣,你知道么教授在歐洲可是一個非常尊貴體面的職業。一個系里面,不,一個專業里面一般只有一位教授。這位教授就是此專業的帶頭人。不把這位教授搞掉,其他人就升不了教授。”
許嘉是做組織工作,聽到這話之后著實大感興趣,立刻問道“那其他教授呢”
“其他的只有副教授,沒有教授。”吳有平低聲答道。
“有趣,有趣。”許嘉覺得這個辦法或許應該在組織里面也嘗試著推行。
課程結束的時候也沒能講完這個內容。很快,何銳辦公室里面就聚集了一些人,也有高級干部打電話到何銳辦公室,詢問卡爾教授到底是什么來頭。
何銳只是讓大家好好聽課,并沒有說更多。
對于何銳來說,卡爾恩斯特豪斯霍費爾博士,代表著歐洲相當高水平的教授。是個狠人。
豪斯霍費爾在長期的理論研究中,他逐漸意識到了單獨的陸權、海權,軍事戰術,地緣戰略等都太過狹義,必須要站在一個更高的立場上,綜合研究地理、軍事和政治,才能在更高的維度上得到一個普遍適用的答案,真正解決德國的困境。他的理論大致以有機國家生存空間自給自足軸心國泛區為線。
他認為,國家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是個動態的有機體,它的邊境不是取決于地理上的河流,山川,而是文化,“我們的義務不僅是保護現存的土地,還有廣闊邊境之外的德意志文化”,文化本身并不能帶來擴張,但文化是比軍事和商業更有用的控制手段,國家的邊境應隨著文化而動態調整。于是國家的存在便取決于它的生存空間,對生存空間的追求是國家生存的基礎。德國的人口密度太高,殖民帝國的人口密度卻很低,這給了德國使命,去擴張邊境領土和將弱小國家變為緩沖國來實現德國的生存和發展。德國的鄰居都是小家伙,他們的存在和不穩定是地區沖突和國際矛盾的重要原因,理應被納入更有秩序、更加高效的秩序之中。同時荷蘭、比利時等小國即使擁有廣闊的殖民地,但其本身的弱小使得現存資源無法有效利用,在德國的治理下,這些地區利用將變得更加高效。之后將形成一個閉合性自給自足的經濟帶,使得這一個地區的經濟都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不再因外部環境的波動而大受沖擊。當一個國家在物質上完全自給自足,在文化上擁有輻射周圍廣大地區的影響力,“軸心國”這一地區支柱國家便誕生了,軸心國的輻射區域稱為“泛區”anregions,最終世界將由數個軸心國對泛區形成穩定的統治,形成世界新秩序。在他的理想世界中,是由四個軸心國主導的四大泛區
泛美區anarica美國主導的南北美洲
泛歐區earoafrica德國主導的歐洲和非洲
泛亞區anasia日本主導的東亞和南亞
泛蘇區anrsia蘇聯主導的從北冰洋到印度
要達成這個目的,必須聯合蘇聯和日本全面攻擊舊殖民帝國,蘇聯是最重要的力量,日本是崛起的新興力量,而意大利只是可有可無的棋子。大英帝國在持續衰弱,三者必須首先全面肢解英、法帝國,同時避免與美國交戰,最終三者齊頭并進向南,徹底把美國趕出歐亞大陸,任其自身在美洲發展,形成世界的新秩序。
在何銳看來,作為地緣政治入門課程,卡爾教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卡爾教授已經跳出了盎格魯薩克遜文明的限制。
而這也是何銳建立文明黨的基礎。在何銳看來,這樣的認知遠遠不夠,非得有更先進的文明來替代不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