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托洛茨基委員到了列寧同志辦公室。辦事處把何銳的文章發到是外交委員會,由外交委員會發給中央委員們。此次俄波戰爭爆發,圖哈切夫斯基作為司令官,斯大林出任方面軍政委。兩人都不在莫斯科,托洛茨基作為紅軍締造者,對有關軍事的內容很敏感。看完之后著實被激怒了。
托洛茨基直接把文章抄件遞給列寧,隨即說道“列寧同志,何銳是在向我們示威他這種態度,是反對意識形態利益,反對推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
這么一頂帽子給何銳扣上,列寧同志并沒有意外,因為他也這么認為。十月革命之后的一系列勝利讓布爾什維克中央在就認為意識形態主導的軍事斗爭方面非常有效,紅軍就是靠政治工作快速強大起來,戰勝了完全占據優勢的白軍。
認為民族主義情緒能壓倒無產階級革命,無疑是反動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何銳這個腐朽落后的軍閥終于露出他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尾巴。
不過列寧同志并沒有和托洛茨基一樣做出激烈發言,中國與波蘭不同,俄國雖然對中國進行了大量滲透,成效卻十分有限。俄國在東北的影響力被何銳在幾年內就清理的干干凈凈,現在不可能對何銳實現有效的影響。
列寧同志此時完全冷靜下來,“托洛茨基同志,這次紅軍作戰的后勤工作能進行到什么程度”
托洛茨基負責這份工作,他稍一回憶就答道“列寧同志,此次作戰,后勤部門了近十萬輛馬車用于后勤供應,紅軍的后勤工作從來沒有這么完備過。”
十萬輛馬車能夠的后勤運輸對于現在的紅軍是沉重的壓力,列寧同志有些擔憂,“能保證物資供應么”
托洛茨基心情激動,與內戰需求相比,此次戰爭的后勤可謂空前強大,俄國紅軍從無到有,幾年內就有了今日規模,托洛茨基十分自信,“請列寧同志放心,我們一定會讓前線的紅軍同志吃上最好的食物,有充足的彈藥供應”
在到現在為止的內戰中,托洛茨基除了確立政委制度外,在后勤上頗為敢發放資金。以前是部隊雖然有錢,但是戰爭局面下的物價變化很大,錢總是不夠用。
經過三年內戰,布爾什維克政府已經完成了對城市以及工業的管理,物資供應大增。既然托洛茨基這么有自信,列寧同志也放心不少。
何銳文章引發的不快已經被拋在腦后,一個外國反動軍閥的看法對列寧同志并不重要。
何銳也認為布爾什維克中央不會在意自己的看法,不過情報這種事情如果不及時利用,過期作廢。要是做個不精準的比喻,這就如投行手里的錢,如果項目經理們投資虧損,是影響ki的問題。如果投行經理們擔心損失而把錢攥在手里,就是要被開除走人的問題。所以何銳也把此事完全拋諸腦后。對日作戰的紙面演習開始了。
演習指揮部分作兩個樓層,為了確保紀律,樓層中間放了警衛,嚴禁人員往來。
何銳這邊都是普通參謀,本來演習司令部準備讓何銳挑人,何銳就下令,“既然讓我挑,我只要普通參謀。”
一時間,氣氛都有些變得有些尷尬了。何銳笑道“我不是看不起誰,演習不是演戲,最好不要預設對方的個性。大家互相都太熟了,反倒是普通參謀們,往往出其不意。我其實占了大便宜,你們可要小心。”
徐乘風等人不太相信何銳的話,卻又不敢真的不信。就在患得患失的心情中,演習開始了。
隨著演習指令下達,沒多久,偵查部隊就確定了日軍兩個師團開始渡過鴨綠江,開始對東北發動進攻。
何銳指揮的日軍行動十分莽撞,但是這樣的莽撞卻最為迅捷。一出手就讓東北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由于演習每一個步驟都有時間要求,參謀長程若凡的看法是層層阻截,把日軍引導進防線正面。
徐乘風的看法卻不相同,他認為既然日軍如此張狂,最好給與日軍以猛烈打擊,打掉日軍的銳氣。主張對日軍發動一場半渡而擊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