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和舊時代戰爭的區別,在于成體系軍隊和一次性軍隊的天差地別。
現代戰爭中的后勤極為重要,重要的不是給投入戰斗的軍隊什么樣的裝備訓練。而是每一次投入戰斗的部隊,都是一樣的裝備和訓練。
如果是一次性戰爭,不管軍隊站前訓練的多強,裝備的多好。如果沒辦法維持這樣的水平,這支軍隊就會在不斷的戰爭中被快速消耗,一兩次戰爭后就徹底失去了戰斗力。
這就是為什么有種說法,有些軍隊可以失敗無數次,只要勝利一次就能奠定勝利。而有些軍隊可以勝利無數次,只要失敗一次就會徹底覆滅。
聽得出,胡秀山負責的后勤與訓練部門是合格的。對于戰爭的理解已經到了現代軍隊水平,正因為這樣,軍委會的同志們面對巨大的數字,一個個都閉口不言,與平日里的熱情洋溢大不相同。
總動員需要400萬經過訓練的人員來維持100萬前線部隊的消耗,武器彈藥儲備也得為400萬人做好準備。
預計東北在戰爭時期會有3000萬以上的人口,為了勝利,每一個人都必須參與到戰爭中去。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完成對整個東北人力物力,以及生產能力的調配。
從何銳到東北的那天開始,何銳就已經按照現代國家模式建設東北。只是那時候沒人能懂何銳,所以何銳并沒辦法把這些講給同志們聽。
與軍委談完,就輪到與政府人員談。500萬支步槍,大量的配件,10億發子彈,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工業部門的負責人們一個個聽得臉色發綠,他們同樣一聲不響,卻不是因為知道了戰爭的需求,而是被這個數字弄到不知該說啥。
而大量的火炮,尤其是120口徑重炮的需求提出,連吳有平都忍不住伸手按住自己的臉頰。因為吳有平覺得自己臉都麻了。
現階段,東北的確能夠造120口徑的火炮,但是花費之大,吳有平想想就肝顫。一門120口徑火炮的需求,一個鎮子全年的收入只是勉強夠。但是120火炮的炮管是要更換的,120火炮的炮彈是打一發就報效一發。一發炮彈的價格,一個村一年的收入都不夠。
戰爭就是個吞金獸,這話吳有平很認同。但是直到今天,吳有平突然就覺得自己完全懂了。一場戰爭,是要花舉國之力去支撐。
等會議結束,政府領導們個個不出聲。他們知道自己的反對毫無意義,因為何銳絕不會接受。甚至連大家也不會接受。中國若不能完成這樣的實力建設,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在此時,何銳說道“同志們,我最近要在黨課上進行反對軍國主義的培訓。正好趁著這次機會,咱們把軍國主義是什么先在黨內講一下。理解了什么是軍國主義,才能知道什么是不得不做的,什么是為了實現軍國主義而推動的。”
對于何銳這樣未雨綢繆的做法,大家已經見怪不怪。就如何銳在講愛國主義的時候,就會講民族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
而且正如何銳所說的,大家發現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創新。更早之前,有同樣想法的人就很多,甚至更成體系。
于是當何銳把印好的東西發給大家的時候,大家一言不發的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