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個窮兵黷武的殘暴政權。”秘書先生感嘆道。說完,他又吃了一片青菜葉,這才問道“現在中國北方遭遇旱災,我國國民聽聞此事,想向東北捐贈。”
席巴雷毫不遲疑的拒絕了,“東北有能力應對災情,如果捐贈,請直接找民國中央政府。”
便是被拒絕,秘書先生也沒有感到任何不快。反倒端起酒杯,“就我個人而言,對于東北政府在救災方面的努力,感到極大的欽佩。”
飯吃完,秘書先生醉醺醺而去。席巴雷也喝的有點多,頭暈乎乎的。不過席巴雷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工作,寫了一個報告。之后,席巴雷躺倒在旁邊休息室內的床上睡下了。
一覺醒來,已經是傍晚。趁著晚上的涼風,席巴雷回到辦公室,拿出了還沒寫完的北方旱災報告,繼續工作起來。
回想著親眼看到的旱災局面,席巴雷不時停頓下來。出身四川的席巴雷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所謂赤地千里。倒不是說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的災區沒有水,水自然是有,只要打的有水井,也不至于干渴而死。但是澆地的水卻沒有。農民們眼睜睜看著糧食絕收,當年的收成化為烏有。為了不被餓死,只能到各個地方去。
東北本就是移民地區,此時更是敞開大門接受難民。只要能抵達東北接收災民的聯絡站,就不至于餓死。
但是這并不等于災民們肯前往東北。很多災民只是想在故鄉熬過這次災情,等災情過去,明年繼續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耕種。
想到這里,席巴雷突然悲從中來,視線不禁模糊。席巴雷站起身,背著手走出屋子,看著深遠的星空。
東北政府手里并非沒有糧食,但是沒辦法對五省地區實施賑災。段祺瑞想協調一下救災事宜,但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與陜西地方的大帥們嘴上贊同,實際上抵觸。
抵觸的自然不是免費得到糧食,而是只想要中央直接給糧食,然后自己全權處置。
這幫人的態度如此堅定,以至于連段祺瑞居然都不好意思向東北政府說太多。當席巴雷詢問起糧食分發的時候,段祺瑞顧左右而言他。最終還是段祺瑞的手下向席巴雷講述了五省各地大帥們的反應。
席巴雷聽完講述,氣的拍案大罵“使喚奴才也不會這么狠吧”
段祺瑞的那位手下嘆息一聲,竟然沒有接腔。看他無奈的神色,能理解這位也知道事情不可能改變。
席巴雷好不容易平息了怒氣,回到桌邊,在燭光下繼續寫道“以此次災情觀之,若想救中國,必須徹底清掃軍閥,以及與軍閥沆瀣一氣的地主士紳。此次大災,軍閥們固然是禍害,但是士紳之禍,十倍百倍于軍閥。災年中,地主士紳種種所為,皆是在破壞人民生產力,力圖兼并土地,將民眾變為佃農。便是無意,也是遵循地主士紳日常手段”
報告很快就送到了沈陽,又被轉給何銳。令秘書有些訝異的是,何銳看完之后只是令存檔,并沒有如以前那般,作為教育內容。
這下秘書有些遲疑,提醒道“主席,要不要把這些發去黨校。”
“發去黨校算了,還是先不發。”何銳語氣中并不熱情。
秘書不知道為何會這樣,卻也奉命而去。
何銳沒想到秘書居然注意到了這點。的確,在剛到東北的頭兩年,建設意識形態的階段。為了配合土改,自然是要大量宣傳關于地主士紳的天然反動性。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已經是軍事斗爭。
與日本的戰爭是為了解放中國做準備,在當下的世界中,會直接大規模介入中國內戰的只有日本這個國家。與其在內戰過程中與日軍交戰,還不如先和日軍開戰。
正因為如此,過度政治斗爭的宣傳很可能會讓一部分拎不清的家伙胡亂干起來。在政治上大規模針對打倒地主士紳的宣傳,最好在戰爭局勢穩定,即將結束前開始。
沒多久,秘書又送來一份消息。消息來自于歐洲,消息的居然是德國情報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