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瓊尼方面軍已經放棄了圍攻利沃夫的目標,其騎兵軍轉而撤退,試圖在波蘭軍隊完成包圍前撤回俄國境內。
德國情報部門雖然已經隨著凡爾賽和約而遭受了巨大的裁減,依舊能夠給何銳很有價值的情報。看到這個能夠確定的消息,何銳已經明白,俄波戰爭要結束了。高爾察克的末日來臨了。
確定了這點,何銳命道“告訴后勤部門,優先完成運輸高爾察克購買的糧食,盡快全數送到。”
秘書再次感到不解,“主席,這是為什么”
何銳決定看看這位同志的水平,東北政府內,秘書不是幕僚,而是一個職務。那些被判定為值得期待的同志,就要在秘書位置上干過。所以何銳反問道“你對這個消息怎么看”
“如果俄國與波蘭停戰,蘇俄就會全力進攻高爾察克。”秘書有些遲疑的答道。
既然秘書能做出這樣的判斷,何銳才解釋道“商業信用是通過各種實際行動樹立起來的。我們當然可以扣住給高爾察克的物資,等高爾察克完蛋,這些東西就不用給了。但是,這樣的事情別人能不知道么我認為,商業信用的價值,遠遠高過這么點物資。而且我對于高爾察克的實力并不看好,他們未必能夠支撐到合同結束期。”
秘書被逗樂了。但是片刻后,一股悲哀之情油然而生。匆匆忙忙的完成商業合同的目的居然是怕收貨的高爾察克政權快速覆滅,高爾察克好歹也是個人物,竟然被處理葬禮的方式對待。真的是令人悲哀。
但秘書并沒有說什么,只是趕緊去完成工作。按照合同,很多物資需要兩個月內送到。突然提前,便是東北政府這邊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完成的。
高爾察克一直考慮著該怎么盡快從東北政府這邊把購買的物資全部要過來。雖然東北政府一直以來都保質保量的了武器與糧食,但是最近高爾察克發現自己或許要把反攻提前一些。只有打出戰果,才能獲得英法的繼續支持。
只是不久前發生的沖突,讓高爾察克擔心東北政府會以此為借口中斷供應。就在高爾察克上將考慮是不是再命人聯絡東北政府,由高爾察克親自帶隊訪問東北。參謀長急匆匆出現在高爾察克的住所外。見到高爾察克,參謀長甚至沒有敬禮,就直接說道“閣下,最新消息。東北政府把一部分物資提前送來了。”
高爾察克也是大喜,卻還是有些警覺。高爾察克上將棱角分明的臉上露出了警覺,“他們有給出理由么”
“閣下,東北政府派來的人解釋說,之前出現的襲擊事件,證明了我軍物資供應匱乏。中國人有什么就是解決關鍵問題的習慣。只要物資到位,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參謀長竭盡全力把問題說清楚。
高爾察克覺得這理由莫名其妙,在俄國的文化傳統中,此時無論如何都不存在幫助的道理。如果是高爾察克與東北政府易地而處,此時非得要對方先賠償不可。
參謀長見高爾察克的疑惑,便自信的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人應該是畏懼我軍,才會這么做。”
高爾察克不太能接受。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道理。從滿清時代,中國就是這么軟弱。以息事寧人為解決問題的手段。
正想命令參謀長趕緊接收物資,就聽參謀長嘆道“如果不是要和赤匪作戰,其實我們可以派人進攻邊境。或許我們能夠讓中國和咱們簽署條約。”
高爾察克一時覺得參謀長瘋了。不過聽參謀長的語氣,其中大多是一種感嘆,并非是真的在意。高爾察克也明白了參謀長的心思,如果能在中國東北軍身上獲得戰斗勝利,對于鼓舞白俄軍的士氣是有幫助的。
但當下決不能這么做。不管從任何角度,都有必要維持與中國東北政府的友好關系。高爾察克一直覺得,現階段,中國東北政府有種英法白手套的味道。
糧食和物資很快送到了白俄這邊,高爾察克立刻向英法發電報,表示白俄軍要在冬季之前向北方進發,控制戰略要地。
幾乎是同一時間,朱爾典也已經接到了在海參崴的英國情報人員的消息,東北政府向俄國臨時政府了大量糧食物資。
這讓朱爾典感覺很是不解,何銳雖然可靠,但是這么做就非常不合理。難道是何銳與高爾察克達成了什么秘密協議么
朱爾典命領事館向東北政府提出問題。英國駐沈陽領事館的領事已經有兩年沒能見到何銳,此次見他的已經是外事廳的一位副廳長。連外事廳的周廳長都沒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