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閣下,您的政府還需要招商局的副局長么”
聽美國大使舒爾曼問出這么1句話,莫里循的瞳孔不禁縮小了1下。這樣的話是不能當做玩笑來聽的,從政治角度來看,接受這樣的請求就意味著何銳接受了與美國的合作。
莫里循看向何銳,就見何銳的確是被逗樂了,笑了片刻,何銳答道“如果真的有這般人才,那就請舒爾曼閣下將這位的資料發給莫里循局長。莫里循局長是1位非常出色的官員,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副手。”
1時間,莫里循又是感動又有些不安。何銳表達了對美國的善意,美國大使所期待的正是這樣的態度。至于是不是真的派人來當招商局副局長,其實并不重要。
另外,何銳也明確表達了對莫里循的信賴。這可以看做是對莫里循個人的認同,也可以看做是1種政治表態。
看得出,舒爾曼大使很清楚此事,他并沒有談及細節,而是與何銳看似輕松的聊起天。談論的內容從經濟、哲學、科學、游歷,唯獨沒有政治。
何銳也饒有興趣的與舒爾曼大使聊著天。身為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博士,莫里循忍不住想起自己在中國的那些相識。
如果不是王士珍、楊度等北洋代表前來,莫里循早就不再去回憶那些舊相識。與何銳1比,那些中國高官無疑還活在古代。
莫里循同樣接觸過不少從留學歐美的中國學者,那些人穿西裝,用刀叉吃西餐,言必希臘羅馬。要把自己裝作與歐美人1樣的存在。不管他們想讓自己看上去掌握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卻與中國高官1樣,完全不理解現代世界與現代政治。
舒爾曼大使并沒與注意到莫里循,他早就聽說過何銳的大名,遠東外交界普遍認為何銳是學者、政治家、中國未來領袖人選,也是1個聰慧狡詐的外交家。這次戰爭又給何銳添加了冷酷軍事家的新標簽。
通過自己與何銳的交談,舒爾曼更傾向于把何銳看做1個很有見識的學者,1個懂得哲學的學者。舒爾曼大使很少這么看待學者,因為學者們為了推銷自己的認知,往往要把自己裝扮成1個博學之人。這舉動在舒爾曼這樣的權力者眼中就顯得太過于市儈。這種學者的市儈氣息在何銳身上1點都看不到。
有了這樣的觀點,舒爾曼突然生出1股沖動,想探知何銳到底是市儈或者是1名真正的學者。有1個辦法是能夠作為測試模式,只是
舒爾曼還是決定試試看,如果這個小小的測試能讓何銳原形畢露,如果何銳真的是1位學者,就定然不會在意。如果何銳有著市儈的1面,即便何銳因此而憤怒,那憤怒也缺乏真正的力量支撐,也就是說,威脅性并不大。
于是舒爾曼先喝了1口何銳這邊的咖啡,問道“閣下,您1定聽說過,有人稱呼您為人。您對這個評價怎么看”
“呵呵。”何銳笑了,神色間并無絲毫的在意,“如果他們想這么講,就讓他們這么講好了。”
“難道您認為自己是1名人”舒爾曼嘗試著把這個話題深入下去,因為何銳的反應著實超出了舒爾曼見過的那些社會主義者。社會主義者被權力者如此詢問的時候1般會有兩種表現,1種是堅決反對自己是人,1種是坦然承認自己是人。而何銳清晰的區分出人與被稱為人的不同。
身
何銳答道“我認為我就是個人,因為我認同馬克思主義是基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式,并且完全認同這樣的研究方式。”
舒爾曼有些意外,“如果是這樣,您就是的1個派系。”
何銳搖搖頭,“并沒有
派系。人本是1種研究方式,所謂的派系,是利用這個名詞。不知道舒爾曼先生能理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