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東北政府建立沒幾年,并不存在什么特權階級。即便有極少量的存在,在東北經濟占比中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計。日本國內權貴數量巨大,便是首相、大本營都動不得他們。如果有人想在戰爭期間動這些人的財產,這些人會立刻被干掉。所以東北的動員基數天然就比日本廣的多。
東北政府另1大優勢在于糧食供應充足。現在東北秋收完畢,“1922年,東北與內外蒙地區生產800億斤糧食。以4000萬人計算,人均糧食2000斤。食用油產量,人均30斤,肉類,人均30斤。
東北政府現階段敢于實施總體戰,就是因為這些糧食1定能夠吃到明年秋收完成。短暫的工業生產報酬降低,影響到的是城市人口。只要對城市人口實施配給制,生活會出遇到些困難,卻不會出大問題。
東北現今4000萬人口中2000萬都是移民,他們在關內有家,政治可靠度比起已經扎根東北的2000萬人口低不少。東北軍200萬現役,200萬在鄉或者在工廠定期訓練的預備役,2000萬新移民中必須出120萬以上。這是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
第1階段大勝,新移民們對于勝利的反應很明確,他們樂見勝利,卻對自己家的孩子當兵極為抵觸。
人口統計局的同志們介紹著情況,就嘆息道“現在看,學校的影響太大了。很多青年從軍,都是與同學們1起報名。新移民中雖然也全面強制教育,強制掃盲。但是兩年時間,并沒有能夠深入群眾。已經報名的新移民成員只有48萬,這些人中,有45都是跟著同學1起報名。44是在工廠與農場里跟著本地青年1起報名。那些組成村落的報名比例只有11。而且有些新移民家庭得知自己孩子報名參軍,就嘗試跑去找回自己的孩子。因為封路及時,總算是影響有限。1些家長還跑去政府門前和干部門前尋死賣活,影響非常壞。有些鬧得太過分的已經抓起來了,的確造成了1些負面影響。如果按照這樣的進度,我們的征兵缺口可能會在80萬以上。”
政府高級干部們1時無語。東北軍的戰斗力靠的是強有力的組織,對入5的士兵們進行良好的訓練,成果斐然。然而現在的成果建立在志愿入5基礎之上,而不是通過抓丁拉丁組織軍隊。
如果是和平時期,還能徐徐圖之,當下局面已經沒有這樣的余暇。高級干部們都在各自部門開過會,真的想不出辦法來。
吳有平看大家都沉默不語,只能降低標準,詢問與會的代理參謀長鐘義府。鐘義府想了片刻,提出了底線,“最少還得再征召40萬。不足的部分,從東北方面再多征召1些。我軍在山海關1帶的部隊,如果第2階段戰役進行的順利,可以由大部分新兵部隊參與防御,這就能解放1部分兵力。從新移民中再召集40萬新兵,不能再少了。”
40萬比80萬少了不少,然而40萬人依舊很多。吳有平的目光看過中央委員們,委員們各個皺眉,有些性子急的甚至微微嘆氣。但不能拉壯丁,這是底線。怎么才能在不突破底線的基礎上激發出這些人的從軍決心呢
終于,人事部部長許嘉打破了沉默,“我想提1個建議。雖然能讓人志愿從軍,但是會有負面影響。”
所有人都帶著期待的心情看向許嘉,許嘉說道“人事部在召人的時候發現,1些人應征的目的不純粹。他們是想利用加入政府組織的機會來改變身份,報復他人。算是負面激勵的類型。這些人逃難到東北,對故鄉是會有些仇恨的。如果通過告知他們,我們擊敗日本之后會解放全國,讓他們有機會在故鄉清除土豪劣紳通過階級仇恨,我們有可能動員起來1部分人。”
會議室內響起1片嘆息之聲。東北政府從來不諱言階級矛盾,對于鎮壓土豪劣紳,打擊黑心資本家,從不手軟。然而階級斗爭不是消滅,許嘉是能夠把握住其中的度,但是這樣的招兵模式必然會有些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大家也拿不出其他辦法,就看向代理參謀長鐘義府。鐘義府的方臉上神情凝重,就在大家以為他會思考良久之時,就聽鐘義府開口了,“我同意以階級斗爭為動員底線,決不能突破這個底線。我軍的政治教育到位,我相信能夠把同志們教育好。”
鐘義府是東北軍政委,他這么表態,大家自然沒什么好說,就分配了任務。
討論完這個事情,吳有平壓力驟減。趁著鐘義府與工業部門的負責干部都在,就詢問起最新報告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