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9月8日,白露。初秋的風吹過北平的街道,讓體感溫度變得非常舒適。這里不再是京城,而是遷都前的辦公地。連名稱也因為身份地位的變化而被改變。
一輛國產紅旗轎車經過北平的街道,停在民國外交部門口,車頭前方插著小型的蘇聯國旗,顯示出車內成員的身份。即便不插這個小旗,車牌號碼也能顯示其所屬。
當下的蘇聯是唯一承認何銳政權的外國政府,蘇聯大使米洛舍維奇走進民國外交部的時候相當有氣勢。外交部東歐司司長梅右乾并沒有感覺蘇聯大使有什么好不得了的,接待的時候相當以禮相待。也就是說,很平靜,絕無高看蘇聯大使一眼的意思。
米洛舍維奇開門見山,“梅司長,我想對貴國邀請白俄人員進入貴國政府部門工作一事尋求解釋”
因為雙方之前在電話里已經就此事進行過交流,梅右乾爽快的答道“他們并非進入我們政府工作,而是進入中國的企業工作。”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
米洛舍維奇對解釋并不很認同。畢竟這些企業很多是民國中央政府下的企業,也就是央企,還有一些在計算室之類的部門工作。從蘇聯當下的經濟制度編制來看,這些企業都是中央政府的一部分。
雙方又交涉一番,梅右乾完全拒絕了米洛舍維奇的要求。并沒有認為蘇聯對這幫白俄難民有管轄權。在梅右乾看來,這幫因為中國人道主義行動而獲救的白俄技術人員,此時在其他國家并沒有能找到工作而受邀到中國工作,與蘇聯沒什么關系。
不管米洛舍維奇怎么樣的試探,梅右乾都沒有做出讓步,米洛舍維奇最終只能悻悻而去。在蘇聯外交部的判斷中,民國政府會受到長期封鎖,會比較容易接受蘇聯方面的要求,現在看這個判斷是錯誤的。
這種錯誤判斷的結果就有些令人尷尬了,而且中國方面并不喜歡組織酒會,這讓米洛舍維奇借酒裝瘋,進行另一種試探的機會都沒有。
就在汽車經過外交部大門時,外面正好來了一輛汽車,車頭插了英國旗。米洛舍維奇不禁皺眉,看來中國方面還在努力恢復與英國的關系。
此時的中英并沒有任何外交關系,對方即便是曾經的英國公使,現在也沒有任何外交關系。便是如此,雙方的默契還是有的。
英國新派到中國的大使名叫藍普生isddrburnsn,與之前那些老態龍鐘,從滿清時代就在中國出任外交工作的老頭子相比,這位兄臺44歲,比何銳大了10歲。
接待藍普生的是民國外交部西歐司司長李時光。見識過好幾任英國駐華大使與公使,李時光見藍普生同樣是維多利亞式的西服,西服就少有飾品,看上去簡潔明快。藍普生長相很普通,卻目光明亮,臉上也少有皺紋,可以說生氣勃勃。
李時光開門見山,“我方要求英國就襲擊我國商船的行為做出解釋。”
藍普生的聲音很溫和,“李先生,您的指責簡直莫名其妙,襲擊海上商船是海盜行為。英國艦隊只是在執行打擊海盜的任務,要求一些可疑船只停船接受檢查。”
首發塔讀小說
李時光不想再玩什么外交辭令的把戲,率直的問道“藍普生先生,您知道這么做會有后果的。”
藍普生微微一笑,“后果是什么呢”
“我方并沒有挑戰凡爾賽體系的意愿,中英就外交問題進行談判,可以談出非常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