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長邱貞瑋是個山東到東北移民的第二代,有著山東人常見的高挑身材,肌肉很結實,看上去孔武有力。年齡也是何銳政府官員的29歲的平均數,加上山東味兒的普通話,給人一種急躁強硬的感覺。
在吳有平面前坐下,邱貞瑋說道“總理,央行統計消費力的能力沒有想象中的水平。”
見邱貞瑋上來就認慫,吳有平笑了,“先吃飯。”
話是這么說,兩人也與大多數高級官員一樣,吃飯的時候也吃不出什么特別的胃口,話題很自然的轉向了工作上。
咽下一口青椒肉絲,邱貞瑋介紹了現在正在各地鋪開的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體系,“現在缺人,也缺經驗。農民也完全不理解農村信用社,看待信用社如同看待放印子錢的人”
吳有平認真聽著,對村干部的水平很是腹誹。但當下連縣政府的水平都令人無奈,村鎮的干部若是能透徹理解農村信用社的業務以及業務原理,這樣水平的干部會被提拔到市里面去工作。
邱振偉此次會面的目的之一就是大大的吐苦水,自然沒有藏著掖著,竹筒倒豆子般將當下農村的種種問題講給吳有平。
“信用社的成員們搞不清楚生產性貸款與消費性貸款,也沒有意愿搞清楚。培訓進行了數輪,把培訓的人員氣壞了。沒有那么多高中生,初中生能不能給我們一批”
聽到又是來要人的,吳有平也很無奈。按照教育規劃,初中生大量畢業是第二個五年計劃后期。第三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才是大學生開始大量畢業的人才收獲時間。
等邱貞瑋抱怨完,吳有平說道“各個商業銀行有沒有針對當下局面的方法么”
“貸款風險就在這里,能有什么好方法除非各個商業銀行把風險背起來,現在就算是去沒收財產哦,強制執行,那些人家里什么都沒有。難道和舊社會一樣,把人往死里逼么”邱貞瑋嘆道。
這就是當前的現實,群眾沒有財產,自然沒有可用于抵押的對象,現在貸款給他們的風險相當大。想讓信用制度能夠順利執行下去,就得讓群眾先掙到錢。
“央行現在估計的人民消費力到了什么水平”吳有平問。
邱貞瑋搖搖頭,堅毅的面龐因為內心的不快而顯得有些兇狠,“按照國務院提出的新統計標準,各地數據嚴重不足,我們只能強行估算。平均每一個中國人的年消費能力不足3元。”
新統計標準是吳有平領導國務院制定,所以吳有平聽到這么一個數字,忍不住笑道“那還真不少呢我本以為人均消費力只有1元多點。”
邱貞瑋忍不住苦笑,“讓我改變一下說法,在13元之間。”
吳有平點點頭,自己夾了一筷子土豆絲吃了起來。統計標準里面的消費力并非是花掉的錢,而是扣除掉吃飯這樣的必須生存支出后的花銷。民國新發行的人民幣幣值是一元等于一個袁大頭的購買力。3個袁大頭相當于2兩銀子多一點。以邱貞瑋方才所說的范圍上限,每一個中國人平均一年消費力如果是3元,中國48億人,其消費力就有10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