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秘書進來通知,那就是到了必須出發的時間。便是如此,何銳也還是寫下了四條內容。對于知識分子們來說,寫下點東西作為結尾,反倒符合他們的調調。
眾人看到何銳寫完后從后臺退場,并沒有感覺何銳這么做有什么不妥。不少人甚至沒怎么注意何銳離開。注意力全都放在那四條內容之上。
第一條寫道,民國政府要求英國接受民國政府的觀點,民國政府并不承認英國靠戰爭奪取的利益,但是民國政府承認外國正常商業投資的利益。
第二條,英國與中國都沒有在對方本土上擊敗對手,其勝負取決于此戰對英國控制英屬印度殖民地的能力影響。對中國來說,無需將英國趕出英屬印度,只要讓英屬印度不再為英國賺錢,英屬印度就會成為英國沉重的財政包袱。
第三條,英屬印度一直作為英國重要的現金來源,是大英帝國的基石。失去了英屬印度的盈利,不列顛依舊是歐洲強國,但是大英帝國在世界上就不算什么。而確定當下凡爾賽秩序的是大英帝國,而不是不列顛。英國如果想保住凡爾賽體系,就必須與中國和談,建交。
第四條,中國需要融入世界體系,所以中國的戰爭目的是以平等的地位與凡爾賽體系對接,而不是推翻凡爾賽體系。所以戰爭并不會導致巨大的沖擊,反倒會因為戰爭結束而快速進入全新的和平階段。
對于知識分子們來說,這些文字本身并不難理解。其中的遣詞造句雖然是完全的白話文,卻也能望文生義,其大意并不難理解。
然而這樣的描述背后的內容,卻讓非常多的人無法真正理解。大家看了好一陣,竟然無人出言評價。打破沉默的乃是這次會面的主持者黃炎培,“辜兄,不知你有何高見”
辜鴻銘已經盯著這幾條看了許久,聽黃炎培出言詢問,倒是爽快的答道“何老弟所寫的確是廟算,然而此廟算之精微高遠,老夫看不透徹,并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還請諸位能指點一二。”
聽辜鴻銘坦然承認其能力不足,其他知識分子們并沒有人出來發言。這倒不是因為大家想給辜鴻銘留面子,而是辜鴻銘所說的正是眾人此時的感受。
會場內又陷入了安靜。辜鴻銘又盯著這并不多的文字看了一陣,目光愈發明亮,他開口說道“諸位可否聽我一言”
眾人都看過來,有人答道“請辜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