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關于世界革命中不同階層人員的特點,李大釗一時無語。思索片刻,他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難道何主席準備組建共產國際”
青年搖搖頭,”不是共產國際,而是一個世界級的公開學術機構。這個機構向全世界經濟,政治方面的學術研究。當然,李先生,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研究方向肯定是基于我們的進步立場,絕不會向那些野蠻落后的權力者學術服務。我們的學術服務是向全世界的進步人士,向全世界的人民。“話聽起來冠冕堂皇,李大釗第一時間感覺不那么真實,甚至讓李大釗有種不適的感覺。沉默著整理了一下思路,李大釗突然發現這股不適感居然是039害羞039。就在李大釗對自己的反應感覺訝異的時候,對面的青年微微一笑,“先生,中國被人看不起,是因為對世界的貢獻太小。現在向全世界我們的知識,難道不應該么”
李大釗微微搖頭。他此時已經明白了自己心中的感受,雖然李大釗是個堅定的愛國者,但是他覺得中國現在只怕是沒有實力向全世界最先進的知識體系。而且李大釗還覺得外國人肯定不會相信中國的知識就是最先進的。
青年完全理解李大釗的心情,他最初聽到這些的時候也感覺頗為詫異,不過經過學習后,他已經不這么想了。
“先生,蘇聯現在是歐洲人民群眾心中的燈塔,是道德的高地,是未來人類的方向。但是從經濟上看,蘇聯國內的新經濟政策已經失敗了。蘇聯經濟發展很穩健,卻沒有任何亮點。蘇聯提出了人民解放,但是對于經濟營運完全進入命令式經濟的狀態。現在蘇聯看著有實力,并非蘇聯很強大,而是蘇聯的前身俄國本就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列強。雖然俄國比起德國有差距,可在全世界并非弱國。限制蘇聯強大的是舊沙俄貴族們,清洗掉這些沙俄貴族之后,蘇聯就該變強。正因為蘇聯的經濟能力弱,才沒有獲得本該獲得的成就。”
李大釗心中一陣難受。他能理解這話,也不得不承認這話有道理。不過這話聽起來就是非常刺耳。
青年停下來,給李大釗緩沖的時間。李大釗思考片刻,已經確定何銳的確要在思想領域進行對外宣傳。這讓李大釗想起了共產國際的政策。
從1919年3月至1924年1月列寧逝世,是第三國際活動前期,也是在列寧領導下成就顯著的時期。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第三國際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會前列寧發表了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會上,列寧作了關于國際形勢和共產國際基本任務的報告以及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
1921年6月22日至7月12日,第三國際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列寧作了捍衛共產國際的策略的演說和關于俄共的策略報告。大會認為,在國際階級力量對比暫時處于均勢的情況下,應從直接進攻轉而采取迂回的策略,向各國提出爭取工人階級大多數的任務和“到群眾中去”的口號。
19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第三國際舉行第四次代表大會。大會著重討論工人統一戰線的方針,批評”左”、右兩種傾向,通過關于策略問題的提綱,肯定了”到群眾中去的口號。
隨著思路的展開,李大釗越來越覺得何銳是有可能要和蘇聯唱對臺戲。這才開口問道:“難道是何主席對于蘇聯提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稱呼不滿”
青年輕笑一聲,“何主席沒有這么狹隘。他很尊重列寧先生,所以并不在乎這個說法。但是,共產國際對于各國工人黨的態度,何主席很不以為然。而且認為蘇聯最近對各國政黨的建設有比較負面的作用。”
李大釗聽到這里,稍一思考,也就明白了。共產國際大會通過加入共產國際的21個條件,堵塞了當時各國工人政黨中的右翼和中派參加共產國際的道路。
尤其是在第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各國黨都應按照列寧的建黨原則來建黨,提出使各國黨真正布爾什維克化以及進一步發展和整頓統一戰線的號召。
這樣的態度絕不可能讓何銳接受,中國國內各個政治力量也不能接受。此時李大釗完全確定了何銳的思路,如果何銳真的想與外國進行學術交流,他很明顯是愿意與左翼,以及各國工人黨的左中右三方力量進行合作。并不會刻意排除誰。
想明白了這些,李大釗笑道:“那我就等著拜讀何主席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