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府在緬甸搞革命的時候完全沒有束手束腳的感覺,修路就是很重要的革命手段。
此時通訊員送了一份電報給鐘義府,看著電報上居然只是寫了,你頗有諸葛孔明出祁山的風采。鐘義府愣住了,搞不清楚吳有平想說啥。
此時后勤部門已經匯報完工作,同志們看向鐘義府,等著鐘義府做出指示。鐘義府想了想,問道“花費在預算之內么”
后勤部門的同志立刻答道“都在預算之內。”
鐘義府正準備散會,低頭看到了手上的電報,就問道“部隊里誰對三國比較了解”
塔讀,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同志們互相對視,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些三國的故事。但誰也不敢說自己真的了解三國演義,想了一陣,有人說道“于岑師長好像挺懂三國。”
“對,我見過他平日里就帶了本三國演義在看。”
“請于師長到我這里來。”鐘義府命道。
于岑指揮的師參加了兩次進攻西孟加拉地區的戰斗,損失雖然不大,但體力消耗很大。此時他和其他參加了激烈戰斗的部隊一起回到昆明修整。接到命令,當即趕到了鐘義府的辦公室。一見到鐘義府,就舉手敬禮,“司令,于岑前來報到。”
“于師長,我看過你的報告。你在報告里認為如果下一次進攻西孟加拉地區,最好能夠繞路尼泊爾。不知你為何這么考慮”
于岑心中一喜,原來自己的報告真的被鐘義府看到了,便果斷答道“司令,尼泊爾已經被英國控制,但該國始終想擺脫受控制的地位。現在英國在進入西孟加拉地區構筑了很堅固的野戰工事,我們可以走尼泊爾,繞到英軍后方發動進攻。”
“我們可以派輕步兵走尼泊爾,但是英軍陣地上都是重火力,你想讓輕步兵沖擊英軍的堅固陣地么”
“我認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英軍的交通線和柴明達爾稅收體系。根據戰俘營的吳佩孚將軍送來的審問情報,印度本地人對柴明達爾十分痛恨。尤其是印度低種姓百姓。我們之前兩次進軍西孟加拉地區,在摧毀這些稅收系統的時候,當地百姓完全沒有任何參與到與我們對抗的行動中。而且被俘的印度士兵們聽到這些,不是高種姓出身的士兵都很高興。”
柴明達爾是英國人在印度構建的包稅人制度,包稅人的工作是完成英國分派下去的稅收額度。只要完成了這個額度,英國統治者并不在意包稅人干了點啥。鐘義府看到的報告中說,這幫柴明達爾已經開始收水稅。以至于激發了印度人民的極大仇恨。
見于岑分析的很清楚,鐘義府覺得于岑很符合現在對英作戰的需要。何銳反復強調,如果想結束中英戰爭,中國就不能真正入侵印度。印度是維系大英帝國的根本,中國要動搖英國的根本,英國就只能和中國拼命。
但是不打疼英國,英國也不會選擇妥協,怎么在沒有誤解的情況打疼英國,這個分寸很不好掌握。于岑無疑明白了如何掌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