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循是澳大利亞人,談到審判澳新軍團的時候神色自若,這份涵養讓吳有平很是佩服。聽聞吳有平提起要在媒體戰中夾帶點宣傳,莫里循甚至很欣賞這個看法。
與會的不僅有莫里循,還有農業部負責特色經濟作物的一位呂司長。呂司長負責的就是西南地區特色經濟作物,聽到要為廣西白棕繩做宣傳,神色中全是歡喜。
等莫里循說完,呂司長立刻介紹起此事,“主席對經濟作物太了解了”
“別亂說話”吳有平不客氣的打斷了呂司長的發言。
呂司長一愣,不明白吳有平這是何意。不少特色經濟作物的安排都是何銳安排的,反饋的信息也都是好消息。就在呂司長不知所措的時候,吳有平正色說道“不要什么事都往何主席身上扯。種植劍麻是中央的安排,由當地同志們辛辛苦苦工作,研究,完成了種植。若是種得好,就往何主席身上扯。那么種的不好,又該找誰負責任呂司長,科學就是科學”
被吳有平這么講,呂司長當然不服氣。但呂司長也不得不承認,吳有平的態度更合理。此時莫里循打起了圓場,“在廣西推行的如何”
呂司長盡快平復一下心情,才情緒不高的說道“從23年開始,就在南方嘗試規模化種植。24年后,隨著我們進入西南,開始在廣西一些土地貧瘠的地區開始種植。除了種植之外,也開設了研究所。比較起來,廣西種植的劍麻生長的非常好。劍麻這種植物耐貧瘠,雖然需要的雨水多,卻不耐浸泡。廣西很多貧瘠地區恰恰符合這種條件。除了廣西,我們也在緬甸有類似地理環境的地區開始推廣種植,那些地區本就人口稀少,推行起來難度很小。”
聽了這話,吳有平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鐘義府有點得意的神色。在能夠指揮戰區的將領中,徐乘風沉穩,鄭四郎激烈,胡秀山細致,程若凡聰明,鐘義府屬于綜合型,相當圓融。
在緬甸推廣劍麻,鐘義府明顯是想為以后做準備。而且這么做也不是沒有道理,戰爭需要大量物資,如果能夠就地取材,的確可以大大緩解前線壓力。在就地取材的同時,還能拉動經濟。但吳有平覺得鐘義府有其他想法,只是吳有平現在還不想戳破。
讓農業部就廣西貧瘠地區發展劍麻產業的前景做個評估報告,吳有平詢問莫里循,“莫部長,你認為此事好宣傳么”
莫里循很是自信,“我們商務部里面不缺乏這樣的人,即便沒有擅長宣傳的,可以從江南雇個團隊。把白棕繩給宣傳出去。”
吳有平自己是想不出這樣的宣傳該怎么進行。中國人對殺人武器非常忌諱,如果把白棕繩與絞索聯系到一起,哪怕是高級絞索,想來人民看到白棕繩的時候也會覺得不舒服吧
原文來自于塔讀
不過術業有專攻,既然莫里循認為沒問題,吳有平也只能讓莫里循去做。會議結束后,吳有平怎么想都覺得不太舒服,索性命秘書給鐘義府發去電報,鐘司令,你頗有諸葛孔明出祁山的風采。
鐘義府接到電報的時候正在與后勤部門開會,前線已經暫時平穩了兩三個月。這讓緬甸戰區有充足的時間在緬甸修路。
“現在從國內通往緬甸的兩條公路已經修通,從緬甸進入阿薩姆地區的道路已經修通,現在正在拓寬。”
“征集勞工的工作進行的相當好。緬甸群眾真的是溫順,我們確保按照定下的工錢和工作量執行,到現在為止,緬甸群眾并沒有與我們之間爆發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