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焦點是澳新軍團請的英國律師們傳授了他們一些對抗審判的技巧,遇到事就說自己不知道,沒看到,沒聽說,沒參與。想用這個辦法拖下去。國內的看法是,他們既然愿意拖,我們就和他們拖。至少在一年內,我們還能通過此事來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吳總理,你聽說了么,最近有些美國的受教育黑人到國際法庭前拉橫幅,要求國際法庭對美國政府對黑人的迫害進行調查。這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局面。”
吳有平聽到這里忍不住笑了笑,這些消息的確讓吳有平感覺到開心,卻沒有想象中那么開心。中國獲得了文明與正義的加持,但是為了承擔這些,中國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外交部長顏惠慶此時剛與法國外交代表團團長就中法移民協議進行討論,法國團長是另外一位德布羅意家的人,談論此事的時候十分嚴肅,“顏部長,對于貴國提出的對等移民方案,我們不能接受。”
如果吳有平聽到這話,不知道會不會覺得開心一點。或者吳有平又會生出不快來。
顏惠慶并沒有不高興,因為德布羅意團長提出的理由很嚴肅,中國人口是法國本土人口的12倍左右,如果是對等比例,中國人對法國的影響非常大。雖然能夠理解法國方面的合理擔憂,但顏惠慶并沒有讓步,“對等條件不能與數字掛鉤,這是互相尊重的原則問題。如果貴國有顧慮,我們可以在具體執行的時候進行規范。但是原則就是原則。”
德布羅意團長沒有立刻回答。中法建交后有非常多的事務要通過協議來確定,其中最麻煩的就是移民協議。法國與中國分別位于世界島兩端,法國在絕大多數領域都不怕中國。但是提到人口,法國是真的怕了。所以政府方面希望在協議內就能對中法人口流動進行規定。
但是顏惠慶絲毫不讓步,堅持在協議中必須完全對等。德布羅意團長倒是很想把這個協議往后推,然而此時在法國的中國人數量是低于在中國的法國人,如果協議無法達成,在中國的法國人利益就得不到保證。這讓德布羅意團長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地步。
最終德布羅意團長還是決定再拖一陣。顏惠慶沒有強求,拖就拖,誰怕誰呢
首發:塔讀
除了移民協議之外,其他協議進行的相當順利。最順利是法國和平特使與何銳的會面,何銳神色嚴肅,語氣嚴厲的說道:“我們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但是,這場戰爭是英國人挑起的”
法國特使神色認真的聽著,心里面其實沒有外表那么嚴肅。凡是這么高調開頭,99都會軟化下去。只要中國是這么一個態度,事情就完成了一半。果然何銳繼續說道:“如果英國真心實意的想和平,就必須承認他們的錯誤行徑。對此進行道歉,并且對廣大被傷害的緬甸人民進行賠償”
此時在倫敦白廳,英國外交大臣說的差不多是同樣的話,只是中英位置調換了一下。在猛烈抨擊了中國的侵略行為后,英國外交大臣表示,“我們也愿意給和平一個機會。但是,中國必須從撤軍,從英屬印度撤出去。”
中間人也不好當。法國很清楚,此時的英國國內,尤其是英國上層有點拉不下來臉。由法國來撮合和平,英國的確感到了某種屈辱。以前可是英國來為法國調解。
有無線電報這種通訊工具后,在中英兩國的特使很快將消息匯總到了巴黎。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法國外交部很快就得出共識,中國方面很沉穩,英國國內還沒出現真正的契機。雖然雙方態度依舊強硬,但是撮合雙方進行正式談判的機會快到了。
鮑德溫首相是擅長經濟,卻不等于他完全不懂政治。這幾天他已經派人與反對黨的主要人員吃了飯或者喝啤酒吃炸魚薯條,根據反饋的信息來看,反對黨的主要成員都嘲諷下一次選舉的時候鮑德溫所在的保守黨注定下臺。這不僅不是壞消息,甚至還能算是一個好消息。
既然反對黨認為下次選舉已經勝券在握,他們就沒有必要把和談搞黃。因為英國選民都知道,這場徒然消耗英國國力的戰爭是由中國強加給英國的,中國在達成目標之前也不會終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