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岑少將在10月7日接到準備戰斗的消息后并沒有絲毫的緊張,甚至情緒也沒有特別的波動。過去的半年中,阿薩姆地區就在準備殲滅對面西里古里走廊英軍的準備。到現在,所有準備都已經完成,只剩下一聲命令。既然命令來了,于岑只感覺到久違的輕松。
當下的緬甸戰區下轄3個集團軍。第4集團軍位于阿薩姆地區,第5集團軍位于仰光地區,第6集團軍則位于邊境。第6集團軍雖然要把守一條漫長的邊境線,然而第6集團軍對面是山脈和雨極,其實壓力反倒是最低的。
于岑少將是第4集團軍下64軍第1師的師長。到了司令部,其他軍長、師長已經到齊。參謀長先將最近的空軍偵查報告匯總給了各軍長師長們看過。雖然陸戰停息了數個月,中英空軍依舊在戰斗,中國空軍牢牢的控制著西里古里走廊以及附近100公里的天空。英軍曾經數次發動空軍嘗試奪回制空權,最終只能被迫成為中國空軍的戰績。
各軍長師長早就將英軍防線的各種照片與地圖看過無數次,大家關注的是英國有沒有對防線進行調整。確定沒有發生這樣的變化后,于岑的軍長想司令官建議,“我們不如立刻開戰吧多等下去,只怕會突然遇到什么變化。”
集團軍并非是民國國防軍常設編制,在戰時會根據戰場需求成立集團軍。第4集團軍司令官見大家戰意高漲,只能嘆道“我倒是想,但是鐘司令還沒回來。好歹等他到了我們這里之后,我們向他提出要求。”
眾將覺得這話有道理,只能答應下來。會議解散后,各部隊都開始做戰斗準備。將官們以為鐘義府會在10號以后回來,沒想到鐘義府居然在9日中午就抵達了阿薩姆。一下飛機就開會,下午時分,軍長、師長們再次集合。
這次由第4集團的參謀長親自向鐘義府匯報戰役規劃。西里古里走廊的英軍防線屬于歐洲大戰時的標準英國防御體系。整個防線分為三道防線,每一道防線又分為若干防御陣地。西里古里防線長30公里,縱深超過15公里。
西里古里走廊外的地形比較平坦,適合構筑類似歐洲大戰中的塹壕戰。英隊將大戰經驗應用在這里。地雷陣,鐵絲網,碉堡,機槍陣地,以及在防線后方的重炮群。光是根據照片分析,就感覺發動重兵攻擊的話,西里古里走廊防線又將是一處血肉磨坊。
第4集團軍參謀長神色凝重,將戰役最初的突破力量講給鐘義府,“鐘司令,我們將用一支103輛坦克組成的裝甲部隊作為先鋒,引導我們的步兵攻入英國的防線。只要防線第一層被我們滲透進去,我們就能夠確保戰斗持續進行。”
站點塔讀,歡迎下載
鐘義府神色嚴肅,心中好像要焦慮起來,距離真正焦慮卻總是有些距離。利用裝甲集群突破敵軍的野戰工事,是何銳提出的未來戰爭手段。作為何銳的部下兼學生,跟隨何銳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鐘義府本人即便感覺到壓力,也無法去質疑何銳。
當然,心理作用只是其中之一。坦克在歐洲大戰中是由英國先發明,法國,德國等國跟進,在面對塹壕戰的時候的確發揮出了作用。鐘義府在東北與日本交戰的時候沒有到前線,所以沒機會親自見證日軍用坦克進攻東北軍陣地。從事后的戰報以及專門研究成果來看,日軍的步兵戰術很落后,所以坦克應用受限于日軍的步兵戰術,顯得非常笨拙。如果那些坦克在東北軍手中,一定會發揮出更巨大的威力,甚至能夠扭轉戰場的局面。
而且日軍投入的坦克數量不多,按照何銳對未來裝甲作戰的規劃,面對堅固的防線,國防軍步兵們想攻入敵軍陣地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裝甲兵的作用就是讓代價變得盡可能的小。所以裝甲兵要集中使用,對敵軍防線實現突破。為國防軍步兵切入敵軍陣地開路。
到了此時,已經沒有什么好說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鐘義府聽完了戰役報告,當即答道“由我負全責,第4集團軍什么時候可以開始進攻”
“最快明天中午。”第4集團軍司令立刻答道。
鐘義府想都沒想,立刻答道“中午不合適。根據氣象觀察,明天到后天的天氣如何”
第4集團軍參謀長立刻答道“根據氣象觀察,明天到后天應該是晴天。而且雨季已經結束,地面狀況還行。”
鐘義府當即對參謀長命道“準備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