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威脅’,‘反擊法國佬’之類的詞匯與只言片語傳入鮑德溫的耳朵里,讓鮑德溫覺得自己馬上要進入一個馬戲場,與一群小丑們斗爭。
果然,一進入下議院,議員們就開始就法國的強硬態度詢問鮑德溫準備如何應對。鮑德溫坦然的答道:“根據外交部與中國政府的溝通,何銳主席此次出訪歐洲,最后一站是英國。英國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在此次出訪中,政府將與中華民國主席何銳先生進行坦率的談判,就中英合作進行深入的討論。”
聽到這話,在野黨‘影子內閣’中負責外交的議員大聲喊道:“首先閣下,您準備向中國承諾什么樣的條件來換取中國的恩準呢?”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面對這樣的攻擊,當即有執政的保守黨議員大聲反駁道:“卡隆議員,您現在是將中國視為殖民地么?這就是你們在野黨對中英關系的認知?”
此言一出,在野黨的議員們立刻明白自己的話被抓住了把柄。雖然中國的復興讓英國上下都很不爽,但英國政府好歹也得面對這個事實。面對事實是政客的基本素質。當然,此時的英國政客完全沒想到,不過是8、90年后的另一個時空,完全面對現實已經不再是英國政客的基本素質了。
被保守黨抓住了把柄,對于政客來說就得趕緊解套,所以在野黨當即轉換了方向,“為什么我們事前竟然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內閣的情報工作到底怎么做的?鮑德溫首相,請您就此做出解釋!”
鮑德溫心中嘆氣,神色卻鎮定自若。該來的還是會來,當議員指責政府沒有將工作做到最好,那么首相就得承受,并且為自己的工作做出解釋。
一個多小時后,好不容易結束了會談的鮑德溫首相精疲力竭的回到自己辦公室,外交大臣立刻跟進來。倒在椅子上,鮑德溫疲憊的問道:“外交部關于沖突的分析結果出來了么?”
“外交部認為法國會持很強硬的態度。”外交大臣簡明扼要的給出了最終的判斷,“所以,外交部建議與何銳政府進行更友好的合作。第一階段,要盡快完成最惠國待遇。”
最惠國待遇是國與國之間貿易條約和協定的法律待遇條款,條約中規定這種待遇的條文稱“最惠國條款”。條款規定在進出口貿易、稅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給予優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權等方面的一項制度,又稱“無歧視待遇”。
一旦中英簽署最惠國待遇,作為締約國的中英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給予的不低于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
根據法國的強硬表態,以及英國對何銳的了解,鮑德溫已經不指望通過得到與法國相同的貸款協議。至少在3年內,英國不用只指望通過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來增強英鎊在世界上的地位。但這種投資存在風向,英國也沒有急需到非得與中國簽署這種協議來穩定英鎊。但最惠國待遇必須簽署,只有簽署后才能最大程度與法國進行對沖。
“對何銳的接待安排調整完了么?”鮑德溫問道。
塔讀@-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