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您說,中國政府的合法性就建立在這種道德之上。也就是說,中國政府可以損害企業的利益,以證明其政府執行了符合了道德的政策?”
“是的。不過這種做法同樣可以認為,中國對于企業并無偏見,他們在意的完全是他們自己的政策所產生的經濟影響。能夠制定并且執行這樣的政策,足以證明中國政府是一個現代化的政府。”
聽了這樣的分析,大亨們都在思考。洛克菲勒慢慢抽著雪茄,感覺小柯立芝這位法學院畢業生提出的思路真有趣。如果何銳政府真如小柯立芝所描述,與何銳進行一次誠懇的談判就可以決定是否投資中國。雖然現階段美國企業家們都認為中國有很多風險,但是洛克菲勒感覺自己內心卻生出一股沖動來。這股沖動并不陌生,在洛克菲勒決定將資金投入到石油業的時候,就有過類似的心情。
就如普雷斯科特·布什所說,郵輪是講求速度的。10月8日,經過三個多星期的海上航行,美國特使團與隨船的大亨們在連云港下船,他們隨即乘坐火車直奔中國京城。火車上,鐵路大亨薩繆爾的神色不是很好看,這讓洛克菲勒感覺很有趣。在餐車就餐的時候問道:“薩繆爾先生,中國的內燃機普及率好像很高。”
其他大亨們聽到這話,都抬眼看向鐵路大亨薩繆爾。薩繆爾看到眾人的目光,自嘲的說道:“歷史上,華工在修建鐵路方面的表現也很出色,看來我或許不該來。”
既然薩繆爾這么坦率,眾人心中倒是生出一種同情來。雖然也看到過一些關于中國工業發展的消息,不過美國對中國的關心大多放在其政治、軍事、外交領域的成功之上,對于中國的工業化的關心其實有限。親眼看到中國鐵路上奔行的火車竟然大多數都是內燃機,洛克菲勒問布什,“看來法國并不是向中國提供了工業,而是在幫中國升級工業。”
普雷斯科特·布什點點頭,“先生們,中國這么大,法國不可能一口吃下。我邀請諸位一起前來,就是認為我們應該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收益。”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大亨們紛紛點頭。法國人口不過4000萬,這種規模的工業人口不可能吃下一個近5億人的大市場。美國工業產能遠高于法國,應該在中國市場上獲得與美國工業實力相匹配的份額才對。
看大亨們都躍躍欲試,普雷斯科特·布什說道:“很快就是中國的國情日,我會嘗試向何銳主席先生爭取到出席國慶日宴會的機會。
如果可以的話,何銳很想將國慶日從10月10日改成10月1日,因為何銳心中的中國法統完全來自于新中國,而不是同盟會或者kmt。但政治挺嚴肅的,何銳只能認了。
作為國家領導,何銳也不能和一個小孩子一樣。看完普雷斯科特·布什給的名單,上面很多都是美國21世紀的時候依舊聲名赫赫的大企業,何銳心情好了許多,“我歡迎這些先生到中國來。”
10月11日,《洛克菲勒投奔了共產黨?》的文章刊登在泰晤士報上。泰晤士報就一眾美國企業大亨出現在中國國慶晚宴上的事情大做文章,猛烈抨擊這群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家們為了錢什么都不顧了。
文章甚至引用了列寧的那句著名的話,‘同志們,吊死資本主義的絞索從哪里來?資本家會賣給我們的!’
也難怪泰晤士報如此激動,在英國方面眼中,中法已經合作了。現在美國大企業的所有人又跑去中國參加了中國的國情晚宴,等于是中英三個聯合公報并沒有為英國帶來實質性的經濟利益,在法國捷足先登之后,美國也開始努力進入中國市場。英國很自然生出一種被出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