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和他的戰友們幾個月前不過是剛從中國回到愛爾蘭的年輕菜鳥,幾個月后,瓦列再也看不到那種青澀,整個人都變得沉穩。但當瓦列開口的時候,那種穿越火線的經歷讓外在的力量變成了內在的專注,“現在英國采用鐵鎖囚籠戰術對付愛爾蘭。以鐵路公路為囚籠的欄桿,以城鎮為鐵索。英國在愛爾蘭修建了非常多的炮樓,封鎖革命軍的交通……”
這種戰術聽起來像是另外一個時空的華北敵后抗戰中日軍的戰術,實際上這些戰術最初是英國在南非與布爾人作戰時候搞出來的。
瓦列向傘兵們講述了愛爾蘭當下的情況后,就不再多說,而是等著傘兵指揮官開口。傘兵指揮官是位連長,在中國國防軍中是連指導員。指導員感覺對面20出頭的年輕人已經有了軍官應有的素質,那就是根據敵情而不是自己的期待發表看法。
“瓦列同志,您認為接下來最好的作戰方向是什么?”傘兵指揮官問。
瓦列當即拿出地圖。地圖明顯是從英軍那里繳獲的,因為上面印刷著英軍的軍用地圖標志。瓦列在上面指出了兩個要點,“這里是英國使用抓獲的愛爾蘭民眾修剪成的幾個大碉堡。如果消滅了這個鐵索,這里、這里、還有這里的根據地就能練成一片。”
傘兵指導員只是點點頭,卻沒有開口。他再次打量了一下這個額頭右側有一大塊傷痕的年輕指揮官,看來他運氣不錯,若是子彈再向左邊移動一點,就不會只是擦破皮,而是要造成頭骨骨折。
再看瓦列身邊的年輕革命者,他們倒是有些不太成熟,不過這些人在瓦列身邊,明顯是將瓦列當做領導者。也就是說,瓦列至少已經獲得了愛爾蘭年輕革命者們的領導權。
把目光移到地圖上,傘兵指導員看了一陣,覺得瓦列的看法也算是有些道理。但是指揮官點了點更靠海邊的一處,“這里可以突破么?”
瓦列點點頭,“這里也可以。但是英國派遣的北愛爾蘭軍隊封鎖了港口,與其和這幫人糾纏,還不如先解放愛爾蘭中部地區,并且切斷愛爾蘭的公路,讓其他各個村鎮的人民能夠互動起來,降低戰爭的傷亡。英國的封鎖讓我們的同志損失很大。”
傘兵指導員聽了這話,感覺瓦列更像是一位政委。中國國防軍的政委們都懂得打仗,在考慮戰爭的時候也會更考慮士氣民心等政治領域的內容。
雙方很快達成了一致,在天色暗下來之前,混合部隊已經抵達了目的地。看著夕陽下的炮樓,傘兵們都松了口氣。如果是中國標準的炮樓,那就是能夠扛得住重炮攻擊的堅固軍用建筑。英國在愛爾蘭設立的炮樓則是一種5-7米高的磚石建筑,以中國標準來看,可以說相當敷衍。
不過愛爾蘭共和軍手里都是輕武器,大部分還是老式步槍。英國的炮樓完全能夠扛得住這樣武器的攻擊。
當下的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部隊中,傘兵們屬于標準的輕步兵。所以輕步兵們全都模仿中國的編制,盡可能靠人力來攜帶武器彈藥。傘兵們立刻組裝起標準的60迫擊炮,并且將支架變放平。
炮擊炮在大多數時候都曲射火炮,這就導致攻擊壁壘的時候,火藥氣的動能大多都被浪費了,無法有效擊破壁壘。所以中國就研發了迫擊炮的平射架子,以增加對于壁壘工事的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