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設計在愛爾蘭也發揮出了應有的威力,只是連續三炮,英國炮樓最下層已經被炸出了好幾個口子。遭到攻擊的英國北愛爾蘭軍立刻發出了一陣驚呼,同時打開探照燈,雪亮的光束照亮了地面,試圖找出發動攻擊的敵人。
而迫擊炮平射后,射速雖然下降,但是訓練有素的步兵們依舊可以在一分鐘內發射5發。沒等英軍炮樓鎖定自己,傘兵們又射出了6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
英國炮樓下部已經被炸的破破爛爛,再支撐不住上部重量。在一陣響動聲中,炮樓上部側著倒下,與下層的連接處隨即被折斷。在轟隆隆的聲音中,掉落在地面上。
失去了炮樓的制高點后,在路上已經商量好的自己工作的瓦列等人率領著愛爾蘭共和軍開始對英國炮樓陣地發動了進攻。
中國的初中生們就開始接受隊列訓練,高中則有軍訓。大學的軍事訓練更是與體育課緊密結合。瓦列等人就讀的杭州政法學院的法律系外籍班,軍訓更是重要課程。
掌握了軍訓內容的瓦列等人完全有指揮一場步兵作戰的知識儲備,更不用說瓦列的對手是北愛爾蘭軍隊,而不是英國正規軍。更不用說由于英國本土的戰爭壓力,北愛爾蘭地區的優秀官兵都被弄去英國本土,進入愛爾蘭執行壓制任務的北愛爾蘭軍屬于北愛爾蘭地區的次等部隊。
傘兵指導員組織部下進行炮火支援,同時準備隨時接替進攻。但瓦列等人獲得了熟悉的中國杠突擊步槍后,作為骨干的他們終于能夠發揮出全部戰斗力,將北愛爾蘭軍的自動火力點完全壓制住了。
但是跟著瓦列作戰的那些北愛爾蘭共和軍官兵們明顯是另外一種水平,看得出他們并不特別習慣這種正規作戰。傘兵指導員畢業于保定陸軍學院步兵專業,之后轉入了空降兵部隊。在他看來,如果對面的北愛爾蘭軍素質再高一點,瓦列他們肯定要吃大虧。
不過瓦列畢竟是中國學校畢業,對面的北愛爾蘭軍則是連機槍陣地布置都有問題的部隊。菜雞互啄中,明顯是中國這邊訓練出來的菜雞更有戰斗力。
眼見瓦列等人終于攻破了北愛爾蘭軍隊的防線,開始突入進去后大殺四方。傘兵指導員又生出了其他想法。也許北愛爾蘭軍隊比想象的更菜,這些軍隊最近幾個月習慣了以炮樓為核心的作戰模式,炮樓不在的時候就原形畢露。
當然,這只是猜想。等瓦列他們解決了戰斗,傘兵指導員立刻與瓦列等人繼續進攻下一個炮樓。
部隊在瓦列帶領下要經過一個村子。以中國軍隊的訓練,戰爭期間最好不要經過村子。瓦列卻堅持從村子經過。
剛進村子,村口的就冒出了好幾個人。此時天色已經黑了,那幾人卻冒冒失失的與瓦列打了招呼,“瓦列大兄弟,你們說過來,還真的過來了。”
瓦列親切的與這些人握手擁抱,并且用充滿了鼓舞力的聲音說道:“史密斯村的炮樓已經被我們端了。我們要去端伍德村的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