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等戰爭結束了,我們1起和秀山還有若凡去看主席。他們沒能等到主席親自檢閱和他們1起回來的部隊,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得多難受。”徐乘風說著,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兩邊的群眾看到徐乘風與吳有平等人在車里抹眼淚,不僅悲從中來,也再次流淚。
哪怕是普通民眾,也都將1些期待寄托在何銳身上。絕大多數期待,都在何銳生前得到了政策以及制度上的回應。
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的未來。哪怕為了實現這些需要大家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這些期待并沒有落空。所以民眾都愿意來送別,并非是那種看熱鬧的好奇,而是真正的想來送別。
哪怕是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1個時代因為何銳的死去而終結,但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好像非來不可。
不怕慢,就怕站。車隊經過1個個送別的方陣,向著終點前進。
意識到何銳正在離自己遠去,突然有群眾唱了起來,“5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這首歌的節奏歡快,并不適合送葬。但是在這1刻,人民卻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有人開始,其他人就跟著唱起了《歌唱祖國》。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
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如果何銳在去世后很快送葬,人民還會沉浸在驚愕與悲痛之中。但這次送葬與何銳的去世相差了20多天,37都過了。當大家反思何銳的1生,卻發現何銳的1生問心無愧,并沒有什么遺憾可言。何銳的1生所追求的都正如《歌唱祖國》的歌詞1般。
哪怕是意識到不到這些的民眾,此時卻也從歌詞中感到了共鳴,便與送別的民眾1起唱了起來。
靈車上的吳有平最初不是很在意,但是不久后,他也低聲跟著唱道:“……我們勤勞我們勇敢
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