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們愛和平
我們愛家鄉
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
在后續車隊內的李潤石等理想主義者們,此時也都從沉痛中徹底擺脫出來。身為何銳的戰友,大家都認為何銳的離去令人遺憾,但何銳本人的1生并不悲哀。
地位與權勢不過是過眼云煙,而何銳卻真正的在中國的歷史乃至于世界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這印記將在未來變成歷史,用來承載著中國繼續向前的腳步。只要中華文明依舊存在,何銳就不會被磨滅,而是繼續活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之中。
在送別的人海中,有不少外國記者。他們無1例外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所震驚。不少外國記者見識過中國傳統的送別,死者家屬們哭天搶地的動靜,給他們留下的更多是禮貌性表示悲哀的印象。
眼前的1切與中國的傳統送葬完全不同,人民雖然悲傷,卻并不悲哀。《歌唱祖國》的合唱甚至讓送葬呈現出生氣勃勃的感覺。這令歐美記者們的內心莫名其妙的悸動起來。
歐美早就認為何銳很偉大,眼前的送葬則讓記者們覺得中國人民真的很偉大。不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偉大的領袖身上,而是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綁定在1起。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人民了。
在送葬結束后,數百萬送葬的人民又抵達了人民廣場。在主席臺上,李潤石用他那抑揚頓挫的聲音大聲對著廣場上數百萬人,以及7億中國人民,以及占全世界人口80%的人們發表了演說,“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外國記者們感受到,廣場上的數百萬人的情緒都被這慷慨豪邁的演說所打動。那些本低垂的紅旗被高高舉起,再次揮舞起來。沒有人歡呼,卻也沒有人再沉浸于悲傷之中。在無言情緒仿佛已經達到的這1刻,李潤石的聲音繼續在龐大的人民廣場上回蕩,“人民萬歲!人民萬歲!人民萬歲!”
這1天,在人民廣場上所有外國記者們都顫抖著打著冷顫。有些人是因為巨大的欣喜,有些則是因為感受到了令他們窒息的恐懼。
1945年4月3日,在何銳送葬的第2天,李潤石親筆文章刊登在國民日報頭版,《把革命進行到底》。
也是在這1天,完成了情緒上重建的世界人民解放軍恢復了全面攻勢。首當其沖的就是比利時。
世界人民解放軍登6部隊從已經被解放的英國出發,在強大的海空兵力掩護下登6比利時。第2次世界大戰的最后的戰役終于開始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