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埃里希·馮·曼施坦因,被起訴的9項罪行中,支持納粹政權戰爭罪,成立。
支持希特勒的反人類罪,不成立。
在波蘭戰役中對波蘭平民和軍人的所犯下罪行的間接同謀,不成立。
在蘇德戰爭中,對白俄羅斯地區蘇聯戰俘的非人待遇,不成立……”
審判長11對曼施坦因的罪行審判結果進行宣布。曼施坦因靜靜地聽著,心中并沒有多大波瀾。
自從被俘之后,曼施坦因反思過自己的過往。他覺得自己有罪,尤其是得知希特勒在柏林引爆核武器,幾乎摧毀了柏林城區,造成了數十萬人傷亡。曼施坦因便確定了自己的確有罪。
不過這罪行并非是投身戰爭,而是選擇了支持希特勒。希特勒對德國造成的損失如此巨大,而且大部分損失是希特勒在戰爭明顯沒有勝利可能之后,故意造成的。
但曼施坦因并沒有后悔。作為德國軍人,服從政府是天職,尤其是服從1個堅持對外戰爭的政府,更是德國軍人不能拒絕的責任。
由于認為自己有罪的方向與紐倫堡法庭不同,曼施坦因并沒有特別介意審判長說了點啥。紐倫堡國際法庭允許被告在判決后上訴,曼施坦因希望在自己心情平靜的時候再看看判決書。
不僅這么想,曼施坦因也是這么做的。等審判結束,被帶回牢房后,曼施坦因吃了晚上的牢飯,才打開了判決書。
9項罪行中,7項罪行被否定。只有支持納粹戰爭罪以及執行槍斃蘇聯戰俘中的政委以及猶太人這兩條罪行被認定有罪。曼施坦因對此倒是不怎么在意,德國國防軍在戰場上的暴行并不比黨衛軍少多少。非得說國防軍比黨衛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德國國防軍在非戰時的殺戮沒有黨衛軍多。
這并非是國防軍比黨衛軍道德高尚,只是因為黨衛軍對納粹德國有更強的責任感,會主動進行對占領區蘇聯民眾的屠殺。國防軍很自然的將這些差事交給黨衛軍去做而已。如果不存在黨衛軍,國防軍就得親自去干這些臟活。
剛看完判決書,有獄卒進來告知曼施坦因,要他出去。曼施坦因很認真的思考了是否會被獄卒趁著夜色殺死的可能性,但這并沒有阻止曼施坦因行若無事的起身隨著獄卒走出了自己的牢房。
身為高級軍人,哪怕是在監獄也有特別對待。曼施坦因所在的監獄區都是單間,穿過長長的通道之時,曼施坦因在不少牢門的小窗口后看到了熟悉的臉龐。龍德施泰特,古德里安,以及不少德軍高官。
不管是總參謀部的“紅褲子”(貴族軍官的綽號),還是前線的泥腿子將軍,紐倫堡法庭倒是沒有對他們進行特別甄別。
穿過空曠的監獄內的空地,曼施坦因抵達了會客區。在1件頗為寬大的會客室內,有3名中國軍人等在里面。見到曼施坦因進來,3位中國軍人舉手敬禮,“您好,元帥。”
曼施坦因沒有回答,也沒有回禮,只是靜靜的看了看中國軍官們。1位中校,兩位少校。在世界有著正規軍事體系的國家軍隊中,中校與少校都是負責干具體工作的中層軍官。派他們來,應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