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薌銘有會黨背景,薩鎮冰一直是清楚知道的,但是因惜其才,所以才一直把他留在艦隊中。
說起這湯薌銘,也是個妙人。
他當年在巴黎留學期間結識孫中山,并經孫中山介紹加入興中會。不過沒過多久,他就反悔了,跑到孫中山居住的巴黎東郊橫圣納旅館取走入會盟書,而且自己很實誠地又跑到清廷駐巴黎公使孫寶琦那里自首。
理由是孫中山曾當過三點會幫會首領,而三點會是黑社會組織,于是憤然道:“革命我們自己革,豈有擁戴三點會、哥老會首領之理。”
此時湯薌銘看著薩鎮冰嚴厲的目光,卻是嬉皮笑臉的道:
“大帥,就讓兄弟們休息下吧,這都打了快兩天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好打的。”
他此時說這些話,已經是明目張膽地表明了態度,卻一點都不擔心薩鎮冰會怪責。
老頭子一輩子秉持著海軍乃是國家抵御外侮的長城,絕不可用作內戰的利器這樣的理念,此次被派來平亂,大帥的心中,不知正如何糾結彷徨呢。
否則以大帥在官兵中的威望地位,真鐵了心要打,誰還真敢違抗他的命令。
湯薌銘心底偷笑著,看來火候差不多了,是到了該策動大帥臨陣起義的時機了。
昨夜送上船來的,可不止是黎元洪的密信,還有一封兄長湯化龍寫給他的私信。
“早日反正,以立殊功。”
這是那封私信上的最后一句話,如果自己能策動這只長江艦隊轉投軍政府麾下,不可不說是奇功一件。
就在湯薌銘準備開口說些什么的時候,卻見薩鎮冰一臉鐵青地走了瞭望臺。
湯薌銘微微一怔,連忙跟了上去。
然后他就看到薩鎮冰大步走到了炮臺前,一把推開那個正在懶洋洋地裝填炮彈的水兵,接著親自抬起一顆炮彈,塞入了炮膛內。
“如果你們不愿意打,那就老夫自己來。”
薩鎮冰對著炮臺邊的水兵們怒吼道,宛如一頭發怒的老雄獅。
湯薌銘臉色蒼白地站在了遠處。
不久之后,長江上的炮火,驟然猛烈了起來。
辛亥之初,神州大變,時局無比的混亂,人心也無比的復雜。
無數人都在思考,在彷徨,在猶豫,在選擇。
這個時期,你很難用一兩件事去判定一個人的好壞,以及他真正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本身,也正陷入到巨大的混亂和困惑中。
許多人依然還在尋找著自己的道路。
在1911年10月19日的這個上午,在大義和忠誠之間,海軍提督薩鎮冰暫時選擇了忠誠。
他的選擇無關對錯,但還是因為有許多人,因為他的這個選擇,流盡了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