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的徐娘子望了眼寧姜,被她帶著溫暖的眼神安撫下來。
何家醫館果然出名,一掀了簾子進去,里面便處處或站或坐了人。
雖然人多,卻都十分安靜,除了兩位坐堂大夫的說話聲,和患者的述說病癥聲,并沒有其他多余的交談聲。
就連一位壓抑不住咳嗽了幾聲的病人,寧姜都眼尖地瞧見那病人被一個老婦人引到后面。
“咱們運氣不錯,是何大夫,那旁邊一位是何大夫的徒弟,醫術也成,不過”劉婦人挨著徐娘子,悄聲咬耳朵。
聲音小得連寧姜都聽不清最后說了什么,偏偏徐娘子還領會到一般連連點頭。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徐娘子。
劉婦人熟稔地帶著徐娘子過去,讓寧姜牽著徐秈待在原地。
“你最近思慮過度,又兼之情緒不穩,胎兒受了些許影響,不過沒什么大問題,按這個方子吃點補食,若是胃口不佳,再開點酸梅丸。且注意些,這酸梅不能多食,每日一兩粒即可。”
寧姜聽了何大夫的診斷,便放松了對徐娘子的關注。
她剛才瞧見那引人到醫館后面去的婦人,身影有幾分眼熟,剛巧又有一個不停咳嗽的病人進來,便將注意力放到那后門簾子。
果然,一位看起來四十多的婦人掀了簾子出來,同樣朝那位咳嗽的病人走去,寧姜看見她的長相,眼睛瞇了瞇。
偏偏那婦人將人引了進去,不知是碰巧還是故意一般,也往寧姜這邊瞧了一眼。
是她。
在來穗余城的驢車上,寧姜他們碰見過的那對母女中的母親。
想不到她們竟然和何大夫有關。
寧姜想起當時進城的時候,徐娘子所說的“否極泰來”,估摸著也能想到她們怕是家里遭了什么不幸。
現在既然能留在何大夫這,看來也不必太過擔心。
按照原主的記憶,這何大夫一家應該是都沒受到地震的牽連,還有可能早就預料到大疫的發生,早早逃命了。
反倒是那位幫助了徐家良多的李大夫,她需要提前找個時間去余口鎮一趟,遞個消息,只是記憶中的那位獵戶,她并不知道具體住在何處,想去提前通知,恐怕是做不到了。
“阿大,我們好了,走吧。”
看完診的徐娘子心情明顯放松了許多,興許是覺得這個孩子能如此健康,是徐二在暗地里照看的緣故。
一想到丈夫離開這么久,還放心不下他們,徐娘子更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將兩人的孩子養大。
回去的路上,兩位婦人越聊越是相投,跟在一旁的徐秈卻有些悶悶不樂。
他感覺徐娘子的心思都不在他的身上了,聊的內容里都是些關于肚子里那個還未出生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