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徐娘子交代之后,寧姜便帶著小柔去外面轉了一圈。
她找到一位幸存的木匠,簡單地幫做了個車廂。
車廂十分簡陋,只用了薄木板訂了四面,剩余一面只用布簾子一掩,至于下面的兩個車輪子,都是從廢墟下撿來。
車輪子和木板都是木匠家里的存貨,寧姜為此給了一兩銀錢。
至于木匠的勞工費,則用勞力代替了。
寧姜將他廚房里的東西都挖了出來,還幫忙給挖了四個大坑,用于掩埋木匠的因為地震死去的家人。
這個車廂并不防雨,寧姜又聽了木匠的建議,去專門賣紙的店鋪買油紙。
那家紙店徹底塌成廢墟,問了周圍的人才知道,店主人一家就住在附近,但都在地震里喪生了。
若是想要里面的紙,如果想得通,就直接自挖自拿;如果想不通,可以幫忙給那家人掩埋了當做買紙的價錢。
寧姜幫木匠做活已經花費了半天,她掃了掃那廢墟里的尸體,自覺沒有能力可以在剩余的時間里搞定,就果斷地放棄了。
至于白拿,她暫時還昧不過良心,去直接發那死人財。
簡陋的車廂絕對沒有賀知禮那的減震效果,寧姜顧慮到徐娘子,又去賣棉被的地方,打算多買幾床被褥,將車廂墊厚,好歹能有些作用。
理所當然,賣棉被的地方也沒有營業,但幸運的是老板還活著,也剛巧正在挖店里的財物。
寧姜同樣以高出市價兩倍的價格買了兩床厚被,加上原有的四床被子,直接在車廂里先鋪墊了三床,另外三床打算留著應急。
五行葫蘆里棉花還存著,寧姜也沒工夫去處理它們。
搞定驢車,寧姜也沒什么需要準備的了,也是因為之前沒有拖延,將需要的東西都提前買好了。
她回去之后,便幫著徐娘子一行人做干糧。
干糧有兩種,一種是將面粉和水,揉成面團,在里面加一點點白糖或者鹽,攤成薄餅;另一種是將大米、小米炒熟,用磨子將它們磨成粉,等到要吃的時候,直接用開水一沖即可。
徐娘子做干糧很是賣力,她瞧著葉敘年在這上面似乎沒多大興趣,猜測就跟徐糯之前所說,可能是葉敘年并不擅長這些。
葉敘年確實興致缺缺,不過那是因為她空間里的食物很多。
普通的飯菜還是便攜的零食都有,但就像葉父說得不要過多暴露,所以她還是勉強跟著徐娘子做了些干糧。
沒過多久,她就以太累的原因,有幾分不好意思地說要去休息一會。
葉父一看女兒的眼神,就猜到她可能是要去空間里查查地圖。
他什么都沒說,讓葉敘年到他收拾好的車廂上稍作休息,至于干糧,則讓小邱幫著徐娘子繼續弄。
這時候的地圖一般都叫方丈圖或是地域圖,是由國家為主導,組織人力進行測繪,成本巨大。
而且地圖也不會流落到民間,它們只會被官方收集保存,多用于戰爭領域或是統計土地。
如果私人藏圖,是極有可能被認為懷有謀逆的意圖,屬于重罪。
地圖可是個好東西,這時候走路基本憑前人經驗,碰到經驗之外,那就只能朝個大概的方向走。
雖說最后也能到,但少不了路上碰到什么河啊、山啊,到時候臨時繞路,又需要多走很多冤枉路。
葉敘年進了空間,果然不出葉父所料,是去查地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