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還覺得這活不錯的人們,可不知道不久之后國內會流傳起“豬瘟”,而這看著自己養的豬倒下的養豬人們非但賺不到工分,還會得到村民的埋怨,甚至還賠了不少錢。
更可恨的是,就在兩個月后,縣城那還會開始招工,一個吃商品糧的名額,便就這么砸了下來。
在原著里,“徐玉”正是通過這一次的改變讓徐三避開了成為了村中千夫所指的命運,只是“徐玉”沒用,沒能讓三叔吃上商品糧減少大家的負擔。
而她非但要做到讓小叔避開倒霉命運,還要讓小叔吃上商品糧,屆時多了一張牌的她,日子自然會越過越好,這一家人要感謝她的時候那還多了去呢
“砰”,豁口掉色的搪瓷碗被砸到了徐玉面前,她一抬頭,果然又是一碗顏色都不比白開水深多少的所謂的米湯,徐玉都快氣笑,這里面的米粒都能數出來了,六粒,她還真謝謝了,要不是每天晚上那頓三分之一個雜糧窩窩頭,她都懷疑自己能餓死。
得,現在是日子苦一點,日子總有好過起來的那天。
當碗被放在面前的時候,寧知星露出了感動又不敢動的笑容。
剛放在桌上的雞湯表面還在晃悠,薄薄的那一層雞油飄在表面,放在碗里的雞腿斜插著,被燉煮到正好的雞肉部分脫離了骨頭,雞湯的香氣沒被這層油封印,才一會,那層油上便好似要結成一層薄薄的油膜。
在后世物資豐盛的年代里,一只生得肥的雞能在燉煮中分出更多的油脂,而這層雞油,在很多時候會被撇掉丟棄,認定為讓人長胖不健康的產物,可在這個大家平日里都是清湯寡水的年代,這點雞油,都是珍貴的油水代表。
能夠喝頭碗湯再配上這么一根雞腿,那就是家里至高無上的待遇了。
“快吃,要不等等涼了。”寧奶奶愛憐地摸了摸孫女的小腦袋瓜,眼神里盡是心疼。
當年連著生了三個兒子的她和丈夫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有個女兒,這點遺憾一直到孫女出生才被圓上。
只是孫女自打出生身體就不是很好,不似她父親、叔叔或是兄長般健壯,還有個精力不振的毛病。
寧奶奶養的孩子多了,向來奉行缺什么補什么的理論,在確認了寶貝孫女是身體嬌弱后,便可勁往食補和休息上湊。
“媽,您也吃。”吳鳳英從屋里拿出來了用碗裝的燉蛋,她干脆地分成了兩份,分別給了婆婆和兒子,“這蛋是要雞湯和雞骨燉的,可香了。”
跟著寧奶奶久了,吳鳳英也更會操持著一桌的飯菜。
拿到寧振強拿來的半只并不算肥的野雞并一個野雞蛋,她便先做了簡單的分配。
這時節的野雞還沒長好,挑的這只也偏瘦,吳鳳英將基本沒帶肉的骨頭和半截脖頸砍下來熬湯,再加上了一點點雞油,并著早上寧奶奶拿出來的蛋和野雞蛋就是一碗雞湯蒸蛋。
至于燉煮好的雞,便也按照家里事先習慣的分配,雞腿是指明了要留給女兒吃的,補一補,雞翅膀則給今天的關鍵人物小叔子,剩下的零星肉他們三則大致分一分,嘗個味道就好。
桌上還有半盤子河蚌是吐了沙之后焯水的,沒放任何調料,已經打開了的殼露出了都還占不了殼三分之一分量的肉,這就是寧知中今天看妹妹睡覺,跑出去在河灘旁邊撈的了。
村里雖說主要靠田地吃飯,可這年頭的收成情況只能勉強說夠吃,村里的人便也都養成了四處尋覓食物的習慣,像是河里的那些小魚河蚌田雞,年年都會被搜刮一輪接一輪,靠近河岸邊的這些,自然也不可能有時間長出足夠的肉。
看著已經算豐盛的菜色,吳鳳英不免感動地看了眼寧振強,雖說長嫂如母,她自認對兩個小叔都盡心盡力,但也還不能完全和小叔子們為這個家做的貢獻對應。
“哥你吃點肉。”寧知星熟練地拆解了雞腿上的肉,打算分一半給哥哥,卻只見寧知中動作迅猛地捂住了碗。
“我吃蛋,你吃肉。”寧知中堅決不肯從妹妹那拿吃的,他就希望妹妹早點補好身體,昨天妹妹被嚇成那樣他可都嚇到了呢。
再說了,媽媽燉的蛋也可好吃了,這也是他的專屬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