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也不知道你二嬸到時候分到的是什么肉,她的位置在后面,到時候叫她就是只剩下骨頭也得找帶肉的。”吳桂花糾結極了,“大隊長也真是,怎么就不肯讓我們算上你二嬸和你堂弟一起分肉,還得分開分,等輪到我們,也不知道還剩什么位置可以選。”
她自己也知道自己這話有些強詞奪理,說話的時候便也愈發小聲。
她這是太心痛了。
當初他們為了能盡快把老二家的往外分,怕人上來找事,這就也沒逼著老二家的帶著孩子離開大河村。
可沒想到到了年底,一是能分肉,二是工分值錢,要知道老二雖然已經不在,可他當初也攢了大半年的工分
徐和平打算去把那工分討來,可大隊長不肯答應,只說那工分是跟著戶主走的,老二被分出去了,自然工分得分給老二家的,這就要徐和平和吳桂花兩人心痛得不行。
老二家的也就一個女人一個吃奶的娃娃,這哪能吃掉那么多豬肉和工分這分明是占了他們老徐家的便宜
徐玉沒吭聲,只是繼續抱著她的盆,她想的也是徐二嬸。
在里,徐二嬸格外精明,是二叔的賢內助,后來二叔開始經商后,她更是在得到了“徐玉”的支持后慫恿丈夫南下進貨,從南邊采買了大批款式時尚的衣服到市里銷售,后來還開起了服裝店。
可以說里的她,那叫一個殺伐果斷,有時候都要人覺得她比徐二還要更能下決心一些,而且在文中,她對“徐玉”這個侄女也是一
等一的好,包辦了她所有的衣服不說,后來還讓“徐玉”入了股,最后在原身的幫助下,開啟了品牌的道路。
可現在的這位徐二嬸畏畏縮縮,總是低著頭不吭聲,偶爾看人的眼神也頗為嚇人。
徐玉有時候是真的懷疑,她是不是進錯了世界或者說這是什么平行世界,否則怎么這些人都和她印象里的不大一樣。
可分明好些細節,那都是一模一樣的,她現在也不敢盡信書,只敢走一步看一步。
等到明年,她就能念書了,到時候以她的能力好好考試,一定能出類拔萃,等到她有了原始積累,在家里重新得到地位
“吃飯啦”寧奶奶喊著話,把兩孩子拉上了座位,捂了捂手便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臉,“最近天天在學校吃,那可都瘦了。”
端菜的人是寧振偉,他端上來的是一道大菜,是村里頭煮的殺豬菜。
這殺豬菜和寧知星記憶里后世知名的那殺豬菜略有不同。
村里這用的基本都是無人問津的“邊角料”,要知道一頭豬是有講究的,從頭到腳,有的部位討人喜歡,有的部位則讓人敬而遠之,村里的殺豬菜追求的便是把這無人問津的部位給煮了一人分上一碗。
殺豬菜用的是豬骨燉湯,肉被踢得干干凈凈之后的骨頭用大鍋熬煮,湯底都變成了好看的奶白。
上面除卻放了點零碎的骨頭肉外,就是些豬的內臟,最主要的,就是那整顆的豬肺,除卻這些實在料外,那就是大把的白菜和兩條細細的不知名的河魚,河魚是挑的土腥味不種的品種,事先用豬油稍微翻煎鍋,還特地配了姜片、蔥蒜和胡椒籽去腥,半點雜味都沒。
之所以放河魚,源自于村里傳下來的一個老菜譜,豬蹄燉河鰻,但因為河鰻和豬蹄都很稀罕,后來便也演變成了豬的隨便位置搭配隨便什么河魚,不過還真別說,這樣煮調料都不怎么放,那股鮮味就能生出一種獨特的甜味,只可惜用的不是豬蹄,終歸少了點油膩味,聽說若是用豬蹄燉,那么那再搭上那一點膩,就是極品中的極品。
殺豬菜同樣是按照人口分,一人打上一些回家,再按照各自的物品下些別的,寧家家里不缺東西
,下的便是寧振強之前從其他地方淘換來的面、半壇子咸菜和切片的半斤肉。
這是在大鐵鍋里燒沸了,上面還冒著氣泡的時候才拿起的鍋,家里的大盆倒了不夠裝,還放了個小盆,這樣的力氣活,得是寧振偉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