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各自都心大,也不記仇,就可勁化身酸檸檬羨慕著別人,偏生這羨慕坦誠直接,一點都不叫人討厭。
他們這開始小孩社交,而寧振強那已經圍了兩圈人。
“振強,你說說,你這腦袋瓜是怎么想出來這些的我這去年才擴的房子本來老高興了,現在看你們家這樣,我都覺得我家那布置不太行了。”
“是啊,給說說唄,剛剛我看我娘看得眼睛都放光了,我這要是不問清楚,得,我今天回去怕是要被念一天了。”
“我都能想到我娘等等會怎么說了,她肯定要念叨我不懂和人學,不懂得體貼她腰酸背痛個不高。”
“振強我問你下,我剛看你大哥大嫂房間,那個隔出來的小衣帽間柜子咋安排的,我這家里衣服不多,但我瞅著我婆娘怪喜歡的,置辦一個不知道要多少錢。”
今年大河村的工分景氣,這分的肉也多在十里八鄉那是出了名的,為了過年過節,好些人家都特地上門來換肉,最近村里人見面最常互相問候的一句話就是“你家來人沒”,這句話可不是問候什么來的親戚,而是說的有人過來借錢。說實話要不是寧家這房子起得早,恐怕他們家也要來不少人。
而這也體現在了現在的場面中,若是去年寧家起這么個房子,能湊過來問的估計都能直接少一半。
寧振強被眾人圍著臉上帶笑“別急別急,我一點點地和你們說。”
說起來今天對房子的改造其實認真琢磨下來并不難,也就是遵從兩個原則。
一個是以人為主,事事考慮著住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讓人來遷就東西,就像那些根據住的人高度調整的柜子,以前哪想著這些,矮了就蹲,高了就找東西墊腳,就沒多少人想過反過來就著人來改。
二是追求美觀和采光,其實這房間暗以前誰不知道只是大家總是喜歡照著原來的樣子稍作改造。
這就是被套在慣性思維里了,寧振強挺感慨,這要不是阿星說,他估計也是和大家一樣,原樣來個擴建,尤其是寧奶奶的那屋,寧振強直到現在還挺慚愧,他以前和哥可都沒
注意到媽隨著年紀漸大,犯風濕的時候蹲不下去手也舉不高,拿東西的時候時常下來得坐在那緩一會,還好阿星提醒了。
寧振強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圖紙,和大家細細地說。
這圖紙是寧振偉畫的,他師傅留下的圖冊那都是古式建筑樣式的,圖紙比較傳統,一般人還看不太懂,寧振偉為了方便自家弟弟和幫忙的人看懂,那是簡化再簡化,這要是讓寧知星一看就會發現,這就已經和后世的圖紙、效果圖有幾分相似了。
他講得很細,并不藏私,畢竟這要不是這次改房子天天和哥哥聊天,他根本就不知道原來這簡單地開個窗或是放個床還有那么多的講究,而這些東西看似隨意,可實際還得就著每個人的家做調整。
他說得越細,大家便越驚嘆,這哪能想到連個柜子的高度、深度、大小都有說法呢
不少人的眼神已經開始閃爍,只是沒能沖動做下決定,寧振強自然是注意到了大家的眼神變化,他沒多說,只是把該說的說完。
寧振強心里一直在籌謀小侄子和小侄女到市里之后的事情,雖說兩個孩子都聰明,但這終究還是孩子,這完全交給外人,寧振強心里是放心不下的。
振濤明年入夏前估計就要正式在養殖場上班了,但這養殖場的職位定下,振濤想要動一動也有些難,之后萬一兩個孩子還跑到省里、跑到外省去呢振濤就跟不上了。
大哥和大嫂在這方面是指望不太上的,一是寧奶奶這需要人照顧,二是大哥和大嫂的個性就不是往外跑太遠的性格,所以這能跟著跑的,算起來也就是他。
而這往外跑的前提,那是得養活自己,他總不能巴著侄子和侄女然后和人提意見吧之前寧振強想的是兩條路。
一條是繼續拓展現在的媒人、宴席生意,只是怎么打開市里的渠道這是個問題;另一條呢,則是利用之前肖建國的人情,他想過在機械廠之類的地方買個非正式的工作,只是寧振強又不舍得用掉肖建國的人情,畢竟比起用在他身上,他覺得用在小侄子、小侄女身上更為穩妥。
思前想后,寧振強選擇的是前者,這不最近他一直忙著這事,本來想的是按部就班,在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