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一眨眼便就到了開學的時間。
開學前一段時間,春節前后那難得的閑暇便已經結束,最冷的那陣子過去,信賴勤奮致富的人們便又開始了新一年的耕耘。
說起來要是往上在數個十來年,村民們便還能多享受一段放松的時間,畢竟按照老把式的說法,就是到小滿的時候再播種,那也不會耽擱多少。
可這不是科技在進步嗎每隔幾年來的技術員總會帶來些讓大家頗為震撼的“新想法”,他們之前就告訴大家,這春耕不應晚,村民們倒不是多信,只是不敢和他頂嘴,不過這實踐出真知,再發覺確實能有更好的收成后大家便也將這當做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天色還沒大亮,農田這已經盡是忙碌的身影,近來天還是和冬天似的黑得快,大家便也趕著早出來干活。
“振偉,你們家阿星和阿中今天去上學了對吧”
寧振偉點頭“對,今早,振強送他倆過去。”
說話的男人略有些不舍“阿星和阿中放假的時候,這些混天魔王也跟著乖了,每天都可認真讀書了,省了我們不少功夫,阿偉你說,我們家那孩子今年秋天送去念書中不中”
放假期間的寧知星和寧知中,那就是統治了大河村學齡前兒童的“大魔王”。
他們倆本就是村里的孩子王,這來,更是叫村里的孩子們見識到了什么叫天才。
其實說起來他們也知道知星和知中聰明,畢竟不聰明,他們倆也做不到以小小年紀就做領頭羊,可問題是孩子們從未直觀地感受過寧知星和寧知中在讀書上的統治力。
沒辦法,誰讓他們之前也沒讀過書,這就和他們不懂種地,爸媽在面前說一晚上今天干了多少多少,他們也只能哇一聲配合地說句厲害,可心里毫無概念一樣。
經歷了半年的自學后,他們對學習的難度終于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在這個基礎上,寧知星和寧知中所展示的什么倒背如流、信手拈來,這才得到了心悅誠服的感嘆。
他們從寧知星和寧知中這感受到的不只是天才的厲害之處,更多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多少想要偷懶的話
在嘴邊繞了兩圈,看著寧知星和寧知中比他們還認真讀書的樣子便就憋了回去。
也有人鼓起勇氣,想過質問一句為什么偏得努力讀書,畢竟爸媽沒讀書那不也剛好,可這不就正撞在了演講欲無從宣泄的寧知中木倉口上,寧知中當即一笑,即刻攬著曾經的小伙伴來了波雞湯輸出。
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大家其樂融融,一起用認真學習的精神度過了這個寒假,這不,寧知星和寧知中宣布要結束的時候他們還依依不舍呢
“能讀就讀,讀書挺好,就是種地,像是技術員那樣也比我們好,阿星和阿中只要想讀,我就會供。”
男人點了點頭又往寧振偉這靠了靠,他壓低了聲音“振偉,就是你有沒有聽振強提過,咱們這下一次出去幫忙是什么時候”
既然決定要讓家里的孩子去上學,那這錢也得盡早解決,雖然去年收成不錯,可誰能保證年年這樣呢
在長水縣,每年對于田地的規劃都會留下一些余地,一般來說是按著去年的每畝地實際收成大概折算一下交了官糧、分了口糧之后的余地來確定今年耕種田地的數量,基本都是維持著不減不增的狀態。
這也沒辦法,一是開荒不容易,二是這年頭偷懶的人實在太多,這不只是好吃懶做的問題,畢竟工分擺在那,稍微精明點的便會想著能少干一點是一點。
所以除了像寧振偉這類老實又肯干的人外,村里大多家庭的主要勞動力那都是留著力的,除了像是秋收那種確實忙碌的時候,平日里下了工就是再干半天的活那也綽綽有余。
這不,前段時間他們幫著寧家建了新房,春節才過,寧振強就上了他們家的家門。
寧振強說,這寧家的新房建好,正好有些朋友來參觀,他們見了覺得不錯,也想在自己家里修整一番,可這春節才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再加上又怕其他人做不出寧家的那效果,這就找上了寧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