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長正在消化這個消息,旁邊的吳校長卻像是才反應過來一樣忽然發問起來“寧知星和寧知中這兩個同學不是三年級嗎”
這問題問的,王校長“他們上學期三年級,這學期開學就四年級了,期中考完就和五年級一起上課了。”
“怎么能這樣”這種操作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天才怎么能和普通人一樣他們都已經自學到了初中的課程了,總不能讓他們再讀兩年吧”他就差沒問一句吳校長是不是傻了,“他們一入學就讀三年級
了,讀得順利跳級很正常呀。”
吳校長沉默了,所以他這半年來是在努力和空氣斗智斗勇嗎
而且對方“自損一臂”,兩個尖子生跳到了畢業班,可結果他們還是沒贏。
再想想剛剛王秘書的話,他們畢業班這次成績大幅提升都能把之前的其他縣城小學甩在身后了,吳校長覺得這應該和他知恥后勇,這半年來鞭策老師和同學用功有關。
所以這么想來,不是他太菜,而是敵人太強大了
也是,天才,能一樣嗎
大河村再度熱鬧了起來。
這連著不到一年內,村里就熱鬧了好幾次。
從寧振濤上任村養殖員登報被表揚,為大河村爭取到優秀豬種到寧振強見義勇為得錦旗,再到大河村秋收賣豬大豐收現在則是他們村出了兩個考試的全市第一名。
這個消息呂大隊長剛收到,他聽來通知的人說,這消息前兩天縣里就收到了,只是還沒定就一直沒說,這不,今天一來就把寧知星和寧知中帶去市里了,說是要表彰,呂大隊長特地問了,聽說這回可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要直接獎錢
他剛剛敲了鑼,把大家聚集到了一起,正在通知消息呢,就忽然想到了這一年來村里發生的事情,這一年來可以說每一件大好事那都和寧家人脫不開關系。
而且認真一想,還真別說,寧家這三個兒子和現在這兩個小的,那每個都是人才。
寧家老大不說,一向是村里最會干活的,就是有點兒傻和愣,不懂磨洋工不懂推脫。
寧家老二最近幫村里大家都賺了不少錢是個腦袋瓜靈光的,但相對吧就有點油滑,不太靠得住。
寧家老三呢,中規中矩,以前有點懶,現在可能改好了吧挺會養豬,也去吃商品糧去了。
他看向自家那幾個不中用的兒子和孫子,手都有些癢癢。
當年他家的傻二兒子,說不讀書就不讀書,現在越想就越讓人生氣,呂大隊長完全忘了當年這事也是他自己的同意的事,畢竟那時候他想的是大兒子讀了書,二兒子少讀點也沒事。
還好,現在幾個孫子看著都挺上進讀書,比他們當爹的靠譜多了,沒準未來他們家也能出個得獎的人呢
“大隊長,你說寧家人現在去領獎了”
他們剛剛就瞧見寧家人一家都急匆匆走了,還尋思是發生什么事情呢可沒想到現在居然說是領獎領獎是什么樣的,他們都沒見過,可能是和之前他們隊里表彰一個樣吧
“對,領獎,還發錢呢”呂大隊長連忙強調,這是來通知的人特地說的,讓他們一定得交代這考得好有獎金,“縣城里今年成立了一個獎項,專門呢就用來鼓勵考得好的學生,每年畢業班的學生里考得最好的都能得獎,這可不只是獎勵第一名,說是有三等獎呢”
大家一聽便立刻被吸引,嘰嘰喳喳地討論了起來。
“讀書還賺錢”
“能獎挺多吧這可是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