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振濤神情復雜地看著前方,他沒忍住背手往身后的墻上一摸,這便能立刻感知到墻面略有些低的溫度和微妙的粉質感。
無論是觸感還是眼前的場景都很真實,可寧振濤卻有種恍然如夢的感覺。
這才不是他的問題,只怪眼前的一切太奇怪了好嗎
“阿中、阿星,你們來看看,這是今天h市機械廠寄來的材料,他們給的是粗譯版本,你們幫忙核對一些有沒有問題。”剛剛從外面抱著材料進來的儀表廠員工瞧見寧知星和寧知中就和瞧見救星一樣。
寧振濤視力很好,就這么遠遠地瞥了一眼便覺得眼睛有點痛,畢竟那上頭看著全都是外國文字,他甚至連這是哪國的文字都分辨不出來。
阿星和阿中每天來就看這些嗎
寧知星接過文件一瞥便直接將文件大致前后分開,和哥哥一人一份開始核對翻譯的版本。
她剛剛迅速地瞥了眼,便大概知道這份文件的來源。
這份文件是德國產臺式銑床的全德語的說明書。
所謂銑床簡單理解就是加工工具,而這臺式銑床在儀表生產的運用挺廣泛,能夠一定程度提高儀表的精密度。
之所以會進口這個,寧知星估計和她是脫不了干系的。
改造值既然都已經花了,那就得物盡其用,寧知星這一年來,就像是個永遠吸不干水的海綿,不斷地吸收知識,在頭腦中消化整理,而后轉化為成果。
她直接把儀表廠原有的那些產品生產線都進行了規范升級,當然,重中之重肯定是水表。
就半年前,儀表廠的曹廠長去首都開會的時候還被表揚了,說是接下來國內水表的生產規格統一和質量標準就要以他們廠生產的水表為標準,由此就可看出,儀表廠生產的水表在國內那也是數一數二的。
只是哪怕是寧知星那也一樣有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硬件條件的巨大差距。
真不是她嫌棄,可國內的機械生產基礎實在是太差了。說句沒人沒物沒經驗沒技術絕對不夸張。
雖說現在看著運行良好,可只要深入一了解就知道十條生產線八條是“低配”復刻版,剩下的兩條那是被人淘汰的,而這基礎上的
差距最難追上,寧知星看了眼改造系統里關于這些“制造工具”的價格那都標出了天價。
而寧知星的改造值呢,早就進入了緩速增長的時期,這也沒辦法,畢竟當年他們家有好幾位“優秀”選手那是直接來了個大逆轉,而現在呢,已經是及格以上選手的他們每想要增加一分那都沒那么容易。
想不到開源的辦法,她只能節流,在發現自己掌握了對應知識后原本標價的改造值會大幅折低后,寧知星就迷上了舉一反三,認真懇讀,自行拓展,要不也不能為機械廠和儀表廠解決這么多問題。
寧知星這在努力,工廠這也同樣因為看見了曙光開始鉆研,之前溫溫吞吞的曹廠長打了至少十次報告,這才申請到了這進口的銑床,如果寧知星沒記錯這估計還是從軍工工廠那爭取來的,如果不是進來的成果這都輪不到他們。
不過這也大大減輕了寧知星的壓力,身為一個囤貨達人,她曾經一度因為改造值的清空對月哀嘆,雖說從半年前那個春節開始一直陸續有大額進賬,可這不是摳門慣了舍不得嗎再說了留一些才能備不時之需。
靠系統不如靠自己,寧知星便這么扣扣索索地兌換著基礎知識,在原有的框架上陸續升級改造這些生產工具,廠里的效率也隨之不斷提高,而這銑床的到來,那就又為她省去了不少功夫
心里雖說記掛著事情,但寧知星的工作效率卻完全沒被影響,她一目十行,不斷地在文件上做著標注。
這年頭和國外的交流挺頻繁,國內急需技術,進口成了常態,可這翻譯方面的人才卻還是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