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各罵各的,說嚴老師夫婦是“嫌貧愛富”,當初選了他們家,現在又看中寧家的條件好;說嚴老師是不懂之恩圖報、說他們沒準私下給了寧家不知道多少好處,罵著罵著又開始指責寧家貪心不足
這狂風暴雨般的攻勢和混亂的局面讓徐玉當時就聽懵了,哪怕罵人的人是她朝夕相處的人,她都很難理直氣壯地說一句他們罵得有道理。
要知道,嚴老師夫婦在他們家那也就是有個住處,環境挺差,吃喝上也沒什么優待,這真要算起來沒準也就和他們給予的費用勉強持平。
她之前覺得委屈,那是因為她算是這個家里對嚴老師夫婦最好的人了,她自詡自己那舔狗般的待遇配得上點特殊對待,可她都沒說,徐家人怎么說得出來這種話。
徐玉當時都絕望了,覺得她真是有一堆拖后腿的伙伴,她那么久兢兢業業地做舔狗沒準能換來的好處這就直接被罵跑了,得虧她從里知道嚴老師夫婦不記仇,否則現在都要開始提心吊膽之后家里會不會出事了。
徐玉知道家里人罵得不對,也知道嚴老師夫婦這算是無妄之災起碼不該被這么罵,可她總不能舍己為人跑出來當活靶子吧只能默默地為嚴老師夫婦祈禱兩句。
可她沒想到的是,那位平日里不愛說話,就是偶爾徐家人因為打飯、干活的事情擠兌一句都不會吭聲的嚴老師居然回擊了。
嚴老師言簡意賅,他那不算大的嗓門直接鎮住了場。
嚴老師對數字的敏銳性在這種場合充分發揮了作用,他精準到分,直接把徐家人從他身上拿走的錢和券都給報了出來,這其中甚至還包括徐家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抽成事件”。
這抽成事件指的是嚴老師夫婦托徐家人給農場送東西的事情。
當時嚴老師夫婦特地多給了錢,那就是為了讓徐家人賺的,同時他們也是“單純”地想著,徐家人可以拿這多了的錢補貼徐二,單獨給徐二送點東西,這也算是他們酬謝徐二對兩人的幫助了。
可是吧,徐家人著實是絕了,從徐和平開始,一直到徐三,每個人都在里面“留”了一手,就連徐奶奶這個唯一可能真心為徐二著想的人,那也是留一半給徐二一半。
原先呢,按照嚴老師的估計,他們多給了錢,最后能送過去的東西估摸著也就和寧家的差不多,可誰讓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呢寧振強多添了,可徐家人卻可勁抽了,徐三這鬼才甚至還干出了拿家里放進去的新米去換舊米的神操作。
這事一說,剛剛還一致對外的徐家人便立刻開始內斗,頭一個被發難的是吳桂花,因為大家都猜到了她留下的錢準保是拿去貼補了娘家。
嚴老師冷眼看幾人吵了兩輪,把第二件事也給說了,那就是徐二的離開。
包括徐玉也是在那時候才知道,嚴老師他們居然不是因為她的努力、個人魅力來的徐家,而是在徐二的拜托下來“照顧”徐家的。
而這消息中最讓徐家人震撼的,是徐二居然提前結束改造,還因為對家里的失望直接離開了,這擺明了就是恩斷義絕的意思了。
到了這,事情就和嚴老師無關了,徐家便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
徐奶奶自己一個陣營,她無差別攻擊,怒罵兒子粑耳朵,兒媳吃里扒外,說他們沒有親情扣扣索索才害得徐奶奶連補貼徐二的錢都沒有。
徐和平和吳桂花是一個陣營,他們認為徐二這樣是被徐奶奶溺愛出來的,責怪徐奶奶自己沒管教好孩子讓家里蒙羞,又指責徐奶奶最愛破壞家里的公平,沒了徐二就開始可勁想徐三傾斜,她哪是掏不出錢,而是舍不得掏錢。
徐三明明和這事牽扯頗深,卻可勁置身事外,但偶爾還得說話,否則徐和平他們就一副要徐三他從徐奶奶那拿的錢掏出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