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離了車站速度感官上開始提升,之前還在視線中的車站早就消失。
剛剛還眼巴巴貼著窗往后張望的寧知星已經收回眼神,她從隨身的包包里拿出本子和筆,開始書寫著什么打發時間。
她身邊的肖燁同樣也拿了個本子,相鄰而坐的兩人時不時地交換著手上的本子,一言不發的他們像是能心領神會彼此的意思,打著啞謎。
正坐在寧知星和肖燁對面的是被選進這次交流團的兩個學生,這兩位是寧知星和肖燁的師兄師姐,去年考進學校的,不過年紀都有些大了,像是那位師兄,年紀已經奔三了,他的孩子差寧知星不到五歲。
只是年齡和閱歷無關,他和相鄰而坐的那位師姐臉上同樣是滿滿的新奇,看得出激動的情緒讓他們顯得格外精神,就連路過的一個乘務員都能把他們的目光吸引走半天。
觀察著學生們的教授互相對視,均有些感慨,這上了年紀,就喜歡傷春悲秋,好像世間萬物都能品出點哲理。
他們看寧知星和肖燁,那是看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有大將之風,也不輕易地為外物影響。
看那師兄和師姐呢,則是看到當年的自己,頭回遠行時對周遭地一切都保有好奇。
坐在寧知星和肖燁旁邊的那位頭發花白的教授是學校近代化學系的華教授,他年近七十,可剛剛動作那叫一個迅速,一下搶占了兩位身邊的位置。
通過這段時間的經歷,華教授已經充分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二是不要臉者得天下
當初成立少年班的時候陳博學那不要臉的是怎么糊弄他們的說要培養復合型人才、說是要給各系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說得煞有介事,還提出個幾年計劃。
可現在呢
進來的普通學生們不說,少年班的學生至少有一半奔著物理系去了。
是,物理系是國內的熱門專業,也確實出了不少能人,干了不少大事。可他們其他系也不差啊就說他自己,當年那也為國家的導彈事業做了不少貢獻。
他所在的近代化學習之前交化學物理系,那是往交叉學科去的,這幾年開
始逐步調整,華教授和系里的幾個老教授老早就商量好了,他們要獨立要培養專精化學的人才。
而要做到這些,那就需要這么些個優秀的學生,可偏生他們學院的教授不負責基礎課程,一時半會還接觸不到少年班的學生。
華教授親切“你們倆在研究什么有不懂的盡管問我。”他一邊說,一邊往肖燁的本子上看去,肖燁手上的這本本子是寧知星的,兩人剛剛做了交換。
這一看,華教授愣住了。
他居然沒看懂。
寧知星和肖燁本身寫字就不難看,更何況寫的全是英文字母和數字,除非來個花體字否則很難讓人看不懂。
他們寫的英文單詞大多很簡單,用的等式也都不是特別復雜的那種,可連接在一起,華教授愣是沒能繞過去。
肖燁“fortran語言。”
華教授又愣了一下,這個詞有些耳熟。
剛剛還在各自交談著的教授們好奇地看了過來,有和華教授一樣對這只是耳熟的,也有一下就反應過來的。
“你們是因為這次的行程在學這個”
“自學的還是找了哪位教授學一學這東西沒壞處,不過也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