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每年入冬到臨近春節,那都是整個村落農活最少的段時間,大家都是吃工分的,能夠把分到手上的活好好干完就算是勤勞上進,沒人會在這種難得的休息時間主動找活。
這段時間從很久以前開始,便是村民們的娛樂時間,每年這時候除了準備過年事務外,便是插科打諢,或是私下聚起來打打麻將。
人一閑下來就會出事,以前每年這時候總能鬧出一兩樁事,或是小賭怡情變大賭輸紅眼,家里又鬧又折騰;或是聊著聊著互戳痛處怒意上頭大打出手
不過這情況在寧振強開始自己的小事業后便煙消云散,他這牢牢把握村民們兩大人生追求,是成家,二是建房,再加上寧家發家致富珠玉在前,大家個個要不趁著春節牟足了勁賺錢,要不就把辛苦了幾年的積蓄往外掏,用來成家立業。
村里這便有了另一種不太一樣的忙法,之前那閑著會出的事情自然也不再發生。
今年農忙剛過,村里乃至整個縣城里便出了大新聞
全縣最好的媒婆,那個成功率近乎百分百的媒婆頭頭今年不干了要坐火車去看孫子孫女了
全縣頂頂出名的好木匠,家家戶戶嫁女兒都想讓他打東西的寧振偉也跑了,要離村去看兒女
縣城婦女主任,那個被不少惡婆婆、懶汗埋怨,被人私下說愛管閑事但很受婦女們歡迎的吳主任也要休息了她也是去看兒女的
他們休息歸休息,工作已經交接好,寧奶奶本來就下線滿縣城,寧振偉徒弟都收了兩批,縣城婦女辦公室春節本來就是輪流值班,雖然人走了,可這工作還照例。
可話說是這么說,大家心里沒法這么想,想到他們三不在,那就和主心骨少了樣。
只是他們總不能攔吧人家可是去隔壁省陪家里的金娃娃過年的,要說到寧家的金娃娃,長河縣那還有人不知道那可是文曲星摸過腦瓜子的個男孩個女孩這次不回來,聽說那也是學校要留呢這可不是誰都有的好待遇
差距大到一定程度,那是半點嫉妒的心思都生不出來,只有滿心的羨慕。
他們這仔細想,寧家人全是人才,那一兩個出息的,他們還能酸一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現在看來,人家這是眾志成城,全家齊上天。
而且他們這登天還不像是有的人家,靠的是外力兒女找的婆家、岳家厲害,得到裨益,而是靠的自家人的努力。
這要上哪酸呢
大家看來看去,目光如炬地鎖定了家里的小輩,他們上了年紀了,拼命也沒用了,可孩子們不樣,這未來還長遠著呢行,那就從小抓起。
于是大河村的孩子們時隔年,再度感受到了來自寧知星、寧知中的無形統治,莫名開始被迫上進,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不只是孩子們,多年來墓地周遭算是空蕩的寧爺爺也意外迎來了批“新朋友”,村里人私下商量,總覺得寧家一定是墳地風水好,他們便有意識地往寧家的墓地周遭靠了過去,現在那片墳地已經看著熱鬧了許多。
完全不知道他們預先定好的春節行程會給村里造成那么大影響的寧家人已然背上行囊出發。
之前聯系時,寧知星已經再三強調了不用帶東西,他們那都有學校里有食堂,之前寄過去的不少東西還沒吃完,而且科大在的省城物資還算豐富,即使在節假日也不至于完全售罄,就是到了再買也完全可以,不必這么辛苦。
寧知中倒是沒說,還“點菜”式地說了兩樣,比如大河村當地特產的種細長條小魚、本地的種手指紅薯。
寧知星三令五申過,家里人還能不當回事嗎
他們也就放了寧知中點的那兩樣,再人放一點、人放一點,這不就已經滿了嗎
寧家人無師自通了斷舍離,可是別人斷舍離,那是輕易就能選出一堆丟的,他們斷舍離是這也不能丟、那也不能丟,最后斷來斷去不減反增。
看著規模不小的行囊,寧家人沉默了會,默默地別開了眼,這不看,就四舍五入從不存在,他們帶的都是必要的東西
寧振強雖遠在廣省,可他還是預先交代清楚,替家人安排了車。
車按時到來,載人出發,在這方面很有經
驗的寧振強已經事先要人準備了繩索和防水布,將行李綁在了車頂上,車內的空間在出發時很有余裕,可在路過c市后便變得格外“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