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上班的時間點,z公司辦公室里不少員工還未完全進入狀態,大多員工的桌上都擱著咖啡,香醇苦澀的味道刺激人清醒。
這間辦公室是研究中心里最大的一間,里面的員工也都是f公司的核心研究員,大家習慣性加班,早上的狀態便也都稍差。
小辦公室通往外面的走廊,穿著一身正裝的前臺抱著裝得半滿的箱子進來“今天有新的期刊來了哦,報紙也一并送過來了”
和走廊相對較近的人起身迎接,接過箱子的第一件事便是熟門熟路地從里面掏出最為熟悉的期刊。
他甚至沒回座位,單手拿著箱子,靠著箱子的箱頂支撐,單手翻看起了期刊。
“怎么樣,這次寧有發表新的文章嗎”注意到這里動靜的研究員打著哈欠靠了過去,幫忙接過箱子的同時,眼神同樣緊緊地黏在了期刊上。
要知道,寧知星可是他們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們最關心的科學家之一。
來自華夏的科學界寧知星自打近兩年前橫空出世,發表了第一篇在業內頗有影響的文章開始,便以一種驚人的速度不斷地刷新著自己刊登文章數目的成就。
她通過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折服了那些原先傲慢、自信,對華夏科學家抱著歧視態度的科學家們,學界不少人士都向寧知星拋出了橄欖枝,還有不少大學都盛情邀請寧知星到校任教或者是開展講座。
只是他們寄過去的信函收到的答復一律是拒絕,對方只說自己投入研究,暫時不考慮出國事宜。
對此,不少對華夏有偏見的科學家認為寧知星很有可能是被國家“嚴格管理”,頗為嘆息,只是他們也無能為力,只能多寫信、繼續關注寧知星的論文。
在眾多科學家中,深耕于材料、計算機和機械行業的科學家對于寧知星尤為關注,主要是因為寧知星發表的那些文章大多和他們的行業息息相關,要他們深有體會。
z公司是d國最著名的兩大機床企業之一,公司重金培養扶持的研究中心自然也免不了對寧知星的殷切關注。
“你快看看,有沒有寧,我和大衛可
打賭了兩天的早飯呢”
“還不一定是你贏呢寧這回都連著上了六期了吧也該停一期了,說得好像你就一定能贏一樣。”
說著說著,這兩人就開始互懟了起來,拿寧知星是否能在期刊上登載文章打賭,這已經是研究中心的一項日常娛樂了。
起初吧,在發覺一個華夏科學家能夠這么刷屏般地在不少人難以企及的期刊上刷著刊登次數時,不少人心里頗有微詞,還有種“我上我也行,只是差點運氣”的感覺。
可到了后來,看著寧知星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所涉及領域越來越多,她又恍若一口泉眼不斷往外涌水,永不匱乏,大家總算是心服口服,只余崇拜。
“如果有寧的話,你也幫我關注一下這次的文章,是不是還是關于機床聯動的設計她上次刊載的那篇期刊還是講得泛了一些,我有些關節沒搞懂,之前寄過去的信也還沒得到答復。”
“應該不會是重復的主題,她很少連著用兩篇文章闡述同一個話題,上次那篇滾珠絲杠線性運動和力作用的綜述我也還想看她對提出的方向的進一步研究呢。”
不少研究人員,現在都盯著寧知星的論文,他們最早受到寧知星的啟發,想著對方是運氣使然,他們有著更夯實的基礎,更先進的技術,一定能更快還原,做出突破。
可后來吧他們發現,他們還真追不太上寧知星的速度,每回前一個東西還沒研究透,后一個東西就拋出來了。
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拿著研究中心眾研究人員簽名的請愿書去找過公司高層,他們一致認為,如果能把寧知星挖來,他們的研發進程一定能被往前推動很大一截。
只是吧高層不比他們能那么直觀地感覺到寧知星的優勢,而且現在z公司生產的機床也已經是行業內的天花板級別,和另外三家公司共同分割高端市場,他們愿意繼續支持研究中心人員的工作,可要這么麻煩特地跑到華夏去挖個科學家,他們就不太情愿了。
為了能讓研究人員們滿意,高層們雖然沒有派人前去,但還是寄信邀請,并給予了高薪和安家費用,不過吧這和